川北环线84:阆中古城(张桓侯祠)

标签:
张飞庙敌万楼立马铭唐韩伯庸幽兰赋明清建筑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阆中古城的张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始建于三国时期,现存为一处由明、清建筑和张飞墓组成的古建筑群。

门前非常显眼的是一对石狮,两通石碑。石碑是清嘉庆20年清总督常明所立,上书“汉张桓侯祠”。石狮高大威武,肃穆庄严。据说门前原来摆放的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铸造的铁狮一对,抗日战争中日本飞机轰炸阆中时被弹片击伤,今以石狮代替。

敌万楼,明代所建,楼高10余米,重檐歇山式屋顶,四瓣镶成的梅花方形柱,翘角连云,气势不凡,构造精致,别具匠心。檐下巨大匾额上楷书“灵庥舄奕”、“万夫莫敌”,正映照了《三国志》中对张飞“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的评价。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梁结构,有一圈檐廊,东西檐廊封闭。灰瓦单檐翘角歇山顶,砖雕正脊,五级浮屠脊刹,清式螭吻。

大门前一侧的白墙,嵌有黑石碑。朱元璋的“纯正不曲,书如其人”。指的是岳飞,书指的是岳飞手书的《前出师表》。那块竖碑是张飞《立马铭》:“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这是建安二十年张飞大破张郃进犯后,于八濛山勒于山崖。此摩崖石刻现已不存,幸好古人留有拓本。此处这块碑是据拓本重制。


门前非常显眼的是一对石狮,两通石碑。石碑是清嘉庆20年清总督常明所立,上书“汉张桓侯祠”。石狮高大威武,肃穆庄严。据说门前原来摆放的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铸造的铁狮一对,抗日战争中日本飞机轰炸阆中时被弹片击伤,今以石狮代替。

敌万楼,明代所建,楼高10余米,重檐歇山式屋顶,四瓣镶成的梅花方形柱,翘角连云,气势不凡,构造精致,别具匠心。檐下巨大匾额上楷书“灵庥舄奕”、“万夫莫敌”,正映照了《三国志》中对张飞“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的评价。

敌万楼后是一条青石月台甬道,直通后面的正殿。张桓侯祠大殿在五级台阶上,阔五间,为歇山式大屋顶,砖雕拼合屋脊,是清同治(1862年-1875年)时重修的。

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章武元年(221年),张飞被属下张达、范强所害,谥为桓侯,葬于阆中。


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章武元年(221年),张飞被属下张达、范强所害,谥为桓侯,葬于阆中。

在此期间,不仅抵御外敌,保境安民,更推行民生政策,留下千年古桑与翠云廊官道。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梁结构,有一圈檐廊,东西檐廊封闭。灰瓦单檐翘角歇山顶,砖雕正脊,五级浮屠脊刹,清式螭吻。

大门前一侧的白墙,嵌有黑石碑。朱元璋的“纯正不曲,书如其人”。指的是岳飞,书指的是岳飞手书的《前出师表》。那块竖碑是张飞《立马铭》:“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这是建安二十年张飞大破张郃进犯后,于八濛山勒于山崖。此摩崖石刻现已不存,幸好古人留有拓本。此处这块碑是据拓本重制。

墓亭前两边跪着张达、范强泥塑,身后立有操刀手,正准备将他俩宰了给张飞献祭。


墓亭內有一座青砖抹灰刷白拱券神龛,神龛内是一尊泥塑张飞戏装像,应该是晚清或民国所立。神龛的后墙就是墓冢的金刚墙。

两边墙下是几块古碑,都是先人谒桓侯祠记。

墓亭前廊道,义字很醒目。



墓亭內有一座青砖抹灰刷白拱券神龛,神龛内是一尊泥塑张飞戏装像,应该是晚清或民国所立。神龛的后墙就是墓冢的金刚墙。

两边墙下是几块古碑,都是先人谒桓侯祠记。

墓亭前廊道,义字很醒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