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2025-04-25 07:45:23)
标签:

浮梁红塔

千年瓷坛

浮梁古城

三班所

常平仓

杂谈

分类: 赣琼两广
继续参观浮梁古县衙,现存的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年,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江南第一衙”之美称,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西路还有不少附属设施和办公用房。规模看过去挺大,感觉是近年新修的。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香山别墅,为纪念唐朝诗人白居易而建。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这一路,修复了县丞署,还有常平仓(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以丰补歉),在典史厅、督捕厅之间,还立了林则徐的塑像。据史料记载,林则徐三次到江西,第一次,1816年,他充任江西乡试副主考官,历时一个多月;第二次,1839年,他途经江西赴广东任钦差大臣禁烟;第三次,1850年,他告老还乡,途经南昌,在南昌百花洲养病40多天。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县衙还展示有库阁架,储藏军需和兵器的仓库;三班所,即皂班、壮班、快班三班衙役。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东路还有“浮梁察院”,是依法监察地方官员履行职守惩治犯罪的独立机构,但看过去都是近年补建的,兴趣不大。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回到中路,看看六房,兵房内还有情景展现,有囚犯,有兵丁。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县衙六房与中央朝廷的六部制度相呼应,体现了古代中国行政体系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每一房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共同协作,确保县级行政的有序运转。从数量设置来说,好像并没有几套班子、人浮于事的感觉。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在古代县衙的运作中,还有一群吏役和差役。他们虽然地位低微,但却是县衙日常运转的重要支撑。吏役,是协助官员处理公务的低级文职人员。吏役的主要职责包括抄写文书、整理档案、传递信息等。差役则是负责执行各种具体任务的人员,包括衙役、快手、禁卒等。他们的工作性质更为多样,从维持县衙秩序到协助捕盗缉凶,从传递公文到押解犯人,都属于差役的职责范围。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衙门口,是“江西第一塔”之称的宋代佛塔,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建筑外貌和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浮梁红塔,现在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其得名思因为建塔时用红土壤和砂等混合而成的,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灰浆中的红土颜色不断外溢,逐渐把整个塔身染成了红色,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塔身各层都用青砖砌出塔檐与平座,外侧设护栏,塔身设计逐层向内收进,直至塔顶红塔采用的是穿壁绕座式的结构设计。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底层构造,六面都可进出。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一层内的斗拱结构,支撑二层的楼板。可惜不能上塔。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再看浮梁红塔,通高约50米左右,平面呈六角形,共七层,属于楼阁式砖塔。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塔前两尊石狮子,气势威猛,原来是浮梁县某祠堂前的,为了更好地保护,移到这里守护着这红塔。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看这毛发,好像还不是原先的一对,应该是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浮梁红塔的正式建造始于宋建隆二年(961年),并在宋康定元年(1040年)最终建成‌。红塔在历史上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明万历十三年(1575年)‌。‌1983年,再次修复浮梁红塔。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历史上,红塔曾被列为昌江八景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七十二名塔之一,也是江西省境内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1970年有关单位对红塔进行实地测量时,发现塔顶有一个复盆,铜质锅状,铸有文字,曰:“浮梁县太平坊弟子黎文聪,自舍钱一百文足,铸造大圣宝塔上覆盆一所,永彰不朽者。康定元年,岁次庚辰四月二十八日。”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自唐代以来,浮梁古县衙一直是浮梁县的治所,1916年,浮梁县的县治迁至景德镇市区的莲花塘一带,旧城村结束了长达1100年的县治历史‌。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我们坐车进到古县衙,回头是一步步走出来。在民国时期,随着新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地方行政管理的变革,浮梁县衙作为传统的封建官府,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管理需求,因此被停止使用‌。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城门楼高16米,建在8米高的城墙上,巍峨雄伟。可惜没有古色古香,缺少了历史的厚重。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浮梁古城全城布局形似八卦,城墙全长20余里,高1.6丈,宽丈许。现在重建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千年瓷坛,由水车、水碓、古驿道、古码头、古窑、瓷鼎、瓷龙柱、擎天瓷柱八大部分组成。下一层,有千秋瓷鼎。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瓷龙柱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浮梁古城”历史文化长廊,长达312米,有时间可以慢慢细看。
春走华东21:浮梁古县衙(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