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避暑游68:中东铁路总稽核官邸旧址

标签:
生活百态中东铁路南岗博物馆百年南岗历史展杂谈 |
分类: 关外东北 |
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1号,是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始建于1904年,是中东铁路时期留下的一座不可多得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珍品。

20世纪初,哈尔滨已是西方和东洋文化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观众可以在文化与艺术展室看到,南岗作为哈尔滨文化高地,迅速迎来了文艺体育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多元文化共荣共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此时的哈尔滨,芭蕾舞学校、音乐学校陆续开办,影院剧场林立,丰富了这里的艺术生活,也培养了许多音乐、舞蹈、戏剧人才。

这座建筑最初为中东铁路总稽核(副局长)官邸;1929年为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公馆;1935年为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参事住宅;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后称四野)指挥部曾在此办公。

2010年初依照修旧如旧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进行修葺;2010年10月,作为南岗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

建筑由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及塔楼四部分组成,线条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草木形态,展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入口处的省保碑、AAA景区标志等。



2010年初依照修旧如旧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进行修葺;2010年10月,作为南岗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

建筑由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及塔楼四部分组成,线条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草木形态,展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入口处的省保碑、AAA景区标志等。

走进这座建筑,尘封的历史扑面而来。内部的通道、楼梯、门窗、天棚和地面均保留了建筑原貌,二层敞开的木质凉廊的地砖保留着100多年前的原貌。

南岗区以前被称为“秦家岗”,是因为最初曾有一户“闯关东”的秦姓人家在此居住、创业,人们便将这里称为“秦家岗”。自1899年起,中东铁路工程局对“秦家岗”的街路、交通、水电、通讯、环卫、消防等市政公共设施,以及中东铁路公司和附属单位办公楼房、文化娱乐、教育场所、教堂、商场、旅馆、酒店等作了统筹安排。

窗明几净、绿意盎然。


窗明几净、绿意盎然。

那个年代的南岗沙盘
南岗作为哈尔滨的中心区,在开埠、设治前后的10年时间里,已初具近代城市的规模和水平。

1906年哈尔滨规划图

满铁餐具、车厢悬挂式烟灰缸,中东铁路带“KB”标识镀银壶、标识牌。

中东铁路双耳梓潼平底汤锅

中东铁路信号灯、满铁铁路信号灯等。

满铁通车一万公里铝质纪念壶。

民国奉天酱园酱油罐

民国哈尔滨东和利百货店烟盘
民国“哈尔滨和聚会”铸铁印


1906年哈尔滨规划图

满铁餐具、车厢悬挂式烟灰缸,中东铁路带“KB”标识镀银壶、标识牌。

中东铁路双耳梓潼平底汤锅

中东铁路信号灯、满铁铁路信号灯等。

满铁通车一万公里铝质纪念壶。

民国奉天酱园酱油罐

民国哈尔滨东和利百货店烟盘

民国滨江大罗新商场制瓷杯
民国滨江大罗新制胭脂盒
在商贸繁荣展室,展示了大量翔实的图片、文字,南岗作为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受到外国企业家和外侨的青睐。20世纪初,兴起了一批外国企业,大批侨民生活于此。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民族工商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生活百态展室,丰富的图片讲述着从前的故事:南岗人津津乐道俄罗斯红肠、红汤、面包、布拉吉(俄式连衣裙);见到俄罗斯人的时候更是不免要说几句俄语,唱一段《红莓花儿开》。

20世纪初,哈尔滨已是西方和东洋文化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观众可以在文化与艺术展室看到,南岗作为哈尔滨文化高地,迅速迎来了文艺体育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多元文化共荣共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此时的哈尔滨,芭蕾舞学校、音乐学校陆续开办,影院剧场林立,丰富了这里的艺术生活,也培养了许多音乐、舞蹈、戏剧人才。

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作为哈尔滨中心区域,南岗“绾欧亚交通之枢纽,居华洋商埠之中心”,在创建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作为博物馆,这里游客不多,是静心聆听历史、拍照打卡的好去处。作为南岗区city
walk的一部分,这里对面及周边都是“可爱的黄房子”,漫步周边还真是舒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