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2025-03-27 07:41:05)
标签:

松花江猛犸象

消逝的恐龙王国

东方莫斯科

侨民社会

杂谈

分类: 关外东北
“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是黑龙江省博物馆重要的基本陈列之一。其内容反映了20世纪初,哈尔滨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哈尔滨,乃至黑龙江地区多元的移民文化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入门厅中的浮雕,展示哈尔滨近代的著名建筑、中东铁路的开通和俄侨的关系。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哈尔滨,是依路而兴的近代移民城市。其城市化的开始,离不开中东铁路的修建。东清铁路的修建与松花江的通航使哈尔滨成为交通枢纽、东陲重镇。日俄战争又使哈尔滨成为当时俄军的战略后方和给养基地。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雪橇、大小轮自行车、消防栓等。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哈尔滨的规划和建设,完全以俄罗斯(主要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规划和建筑师为主导,大小建筑均采用俄式风格。哈尔滨俄侨工商业是与中东铁路的修筑结伴共生的,1903年中东铁路的通车,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便利了哈尔滨工商业的发展,使哈尔滨成为中东铁路的枢纽,沟通欧亚大陆的桥梁和东北亚的商品集散地。仅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哈尔滨俄侨便拥有了涉及工业、商业、金融等上千家殷实的工商企业。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俄国人一向注重教育,他们的文化教育普及率相对较高。自1898年修筑中东铁路始至二三十年代,俄侨在哈尔滨形成了一套从小学、中学、职业学校直至高等院校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创制了一套从教材、学制、经费到最终目的的教育管理体系,使俄侨的绝大部分子女都能接受良好而又系统的正规教育。
毕业证、经纬仪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近代的单片放映机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地体现出了浓厚的俄侨文化影响。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古典的俄罗斯建筑物为主,因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便以“东方莫斯科”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俄侨在哈尔滨建立东正教教堂达20座之多。这里展现了好几处的模型。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哈尔滨的侨民社会里有众多的学术组织,涵盖史学、考古、经济、地理、教育、法律、医学卫生等领域,推动了哈尔滨早期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与进行。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19世纪末以来,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哈尔滨云集了一批外国画家、音乐家和演员。他们以哈尔滨为第二故乡,或表演、或执教,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丰富哈尔滨的文化生活、培养艺术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该场景中的沙发、壁炉、壁炉用具、座钟、钢琴、琴凳、琴谱、地灯均为历史文物。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俄侨的日常生活方式对哈尔滨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衣食住行、闲暇交往、风俗习惯、礼仪庆典和社交准则等,20世纪上半叶的哈尔滨一度被誉为“
东方莫斯科”。
该场景中的红酒桶、红酒瓶、餐桌、餐椅、茶饮、烛台、酒具、冰箱、吊酒柜、吊灯、取暖炉都是历史文物。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近代净水器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近代盛水罐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近代银盘、烛台、圣经盒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近代马车灯、日常工具、用品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近代农用消毒器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近代几款水壶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为数不少的俄侨在哈尔滨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该场景中的梳妆台、煤油灯、杂志、花架、铁艺床、相册都是历史文物。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下楼,去往下一个展厅。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博物馆的内立面。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来到自然成列展厅,感觉这里的规模远不如大庆博物馆。

恐龙荐椎,产地:嘉荫县龙骨山。 时代:晚白垩世。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消逝的恐龙王国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1973年3月,黑龙江省肇源县三站乡松花江中游北岸的一级阶地上,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猛犸象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猛犸象化石。这具猛犸象身高3.33米,体长5.45米,门齿长2.05米,臼齿显示出它是一只老象,专家们根据这头古象的骨骼特征,同时也是为纪念它的出土地——古松花江畔,最后定名为“松花江猛犸象”。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松花江猛犸象化石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好几种动物头骨,有马鹿、熊、狼、黄羊、驼鹿、野猪等。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马鹿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梅花鹿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原始牛生存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晚期的我国北方,距今1万至5万年前。原始牛生活在陆地上,是一种体型庞大、性情凶猛的动物,个体比现代黄牛大一倍以上,有两只长角适应于茂密的草原、开阔的森林环境及寒冷环境。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这具披毛犀化石,是在1956年的富拉尔基钢厂基建施工中,距地表9米多的淤泥质沙层中发现的。整个骨架同属于一个个体,完整程度接近100%,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最完整的披毛犀骨架,镇馆之宝,被定为一级标本。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展翅的翼龙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还有不少各地的化石,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再继续参观了。

黑龙江避暑游67:黑龙江博物馆·俄侨文化文物展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