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2024-09-12 06:46:43)
标签:

高灶

镇牛井

伴窑神榕

石湾陶瓷

杂谈

分类: 赣琼两广
多年前专门来过佛山,这回就为了这里的南风土灶而来。南风古灶,又名“龙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镇岗上,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沿用了5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现在这里还保留着一片古民居。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时光匆匆而过,人非物是,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南风古灶的窑火始终未曾熄灭,被誉为“陶瓷活化石”,还成为了收费景区。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景区图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在中国古代,石湾当地居民大都以陶业为生,龙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与家里煮食用的炉灶同等重要,因而称龙窑为“灶”。南风古灶的燃烧室正向南方,窑尾榕树成荫,每至夏日,凉风习习,故名“南风古灶”。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明清时期,当地曾多次修葺南风灶。20世纪80年代,石湾镇大部分的龙窑被拆除,只留下南风古灶、高灶和同庆灶三座龙窑。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名气虽不如景德镇,我国的第一条陶瓷生产线、第一片彩釉砖、第一片抛光砖却都是从这里烧制而成的。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走入南风灶中,阳光从墙壁上的方孔透进来,眼前清晰明亮,和想象中昏暗的环境迥然不同。柴木堆放在灶口,仿佛能看到工匠忙碌劳动的场景。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南风古灶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修葺,现窑体总长32.6米,窑室内长30.87米。窑内结构大体上旧貌依然,窑腔似隧道,以小型砂砖结砌而成,顶部为券顶。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窑内平面呈船底形,头、尾略窄而中部稍宽,宽2~2.4米,通高1.8~2米,以窑中段最高。窑膛头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窑头一段为最大,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度,即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南风灶,具有保存完好、持续使用时间长的特点。龙窑依山而建,窑面有火眼二十九排。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灶尾,各有一座高烟囱。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高灶位于西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较同园区内的南风灶建造时间晚,“高灶”的称呼是因为这条窑建在高庙的后面,窑主希望它能承接高庙鼎盛的香火,所以取名为“高灶”。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窑之形制及坡度与南风灶近似,窑向正南,左侧设窑门四,右侧窑门三,窑内结构如园拱券顶隧道,以小型砂砖砌成。窑膛平面略呈船底形,总长38.25米。窑面原有42排火眼,建国后改为33排,除窑口一排3个外余均5个火眼。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明清时期该窑为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龙窑,历来以煅烧大盆类产品为主。对研究制陶史及古代煅烧工艺有重要价值。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古寮场,是古时石湾制陶工场的称谓,原料加工和制坯成型,均在寮场内外进行,古寮场内堂现作为车拉坯等古老制陶场景,为游人增添参与玩陶习艺的乐趣。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南风古灶是历代窑改革的定型产物,更是石湾陶瓷生产技术进步的里程碑,是明朝人们在元代龙窑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划时代变革,是石湾陶瓷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南风古灶、高灶”为代表的明代龙窑是石湾陶瓷乃至佛山陶瓷重要的“精神领袖”和“产业基础”,引领着石湾制陶工业走向鼎盛时期,并在清代进入全盛时期。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龙窑广场一边,有个古窑映像,里面摆着不少文创作品。
龙凤呈祥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一苇渡江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至尊财宝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滴水观音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仙桃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黄飞鸿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卧虎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镇牛井,它与南风古灶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边上许多店铺,销售许多佛山特产。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古灶柴烧荟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在南风古灶窑尾有一棵无惧窑内一千多度高温的参天神榕,可称“伴窑神榕”。是明朝原物,有四百年的树龄了。枝繁叶盛,亭亭如盖,盘龙一样的老根从窑顶往下长,紧紧抱着窑基,直向地下钻去。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树长在窑顶上,根扎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根和窑一样高,足足有四五米高。榕树的根节攀援在古灶石壁上,不时能发现某一块石壁的砖石被注明了明代古窑砖,榕树旁有“古灶榕风”等内容的石刻铭牌。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古灶后头,烟囱高高伸向天空。

秋游粤西六七:佛山南风古灶(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