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粤西四九:新兴国恩寺(上)

标签:
六祖坛经金刚殿第一地山门牌坊神会法海杂谈 |
分类: 赣琼两广 |
新兴国恩寺位于六祖镇塔脚村旁龙山脚下,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所建及弘法、圆寂之所。有关六祖的史迹走了不少,这里更是不能错过。国恩寺也是《六祖坛经》的辑录地,近年建的六祖经坛大约是纪念此事。

禅宗圣域。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禅宗的祖庭,特别是其三大祖庭,承载着禅宗的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相对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新兴国恩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弘法地、圆寂地,因此是禅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被佛学者们尊为“祖庭之祖庭”。



历1300多年,经修缮扩建,依山而建的国恩寺,如今占地10000多平方米,气势巍峨庄严,殿堂鳞次栉比,掩隐于葱葱树木之中。


站在龙山脚下,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91年)的国恩寺第一地山门牌坊。牌坊上镶嵌的“龙虎汇”是明末石湾瓷雕,为双层浮雕,工艺精湛,画面结构严谨,龙虎形态逼真,气势如虹,是新兴县现存的珍贵工艺精品之一。


步入中轴路线上的山门“第一地”牌坊,拾阶而上,可游览次第升高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三座主要建筑。

金刚殿大约就是原本的山门,国保碑就嵌在此处。据宗宝本《六祖坛经》及《祖堂集》记载,国恩寺原系六祖在家乡新州居住时的旧居,唐神龙元年,武则天和唐中宗下诏赐六祖旧居为国恩寺。按照这两则文献记载,国恩寺本是六祖的故居,后来因为六祖在曹溪弘法,“实助皇王之化”有功,其故居亦蒙荣宠受到敕封,所以至今国恩寺山门上仍然悬挂“敕赐国恩寺”牌匾。




禅宗圣域。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禅宗的祖庭,特别是其三大祖庭,承载着禅宗的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相对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新兴国恩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弘法地、圆寂地,因此是禅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被佛学者们尊为“祖庭之祖庭”。

国恩寺有着“岭南第一圣域”、“中国禅文化的发祥地”的美誉。承载了惠能大师的传说和足迹,自唐代以来,它一直被视为佛教界的重要圣地。寺前山门,有三个门,中门挂着“国恩寺”,东门挂着“行直门”,西门挂着“担当门”。

顶部为镬耳墙,很有岭南特色。

寺前山门的背面,顶部有八仙灰塑。

两侧边门的顶部。


护法殿前一个铜塔,一株披红的大树。

这么多红彩带,承载着多少人的期望。


顶部为镬耳墙,很有岭南特色。

寺前山门的背面,顶部有八仙灰塑。

两侧边门的顶部。


护法殿前一个铜塔,一株披红的大树。

这么多红彩带,承载着多少人的期望。

护法殿中的大转轮。


历1300多年,经修缮扩建,依山而建的国恩寺,如今占地10000多平方米,气势巍峨庄严,殿堂鳞次栉比,掩隐于葱葱树木之中。

如果要评选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偈子,这首大约会获得很多人的提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的作者是目不识丁的慧能大师,大师凭借这20个字打败了他的师兄神秀而获得五祖弘忍的赏识,得以传承衣钵,成为禅宗六祖。

站在龙山脚下,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91年)的国恩寺第一地山门牌坊。牌坊上镶嵌的“龙虎汇”是明末石湾瓷雕,为双层浮雕,工艺精湛,画面结构严谨,龙虎形态逼真,气势如虹,是新兴县现存的珍贵工艺精品之一。


步入中轴路线上的山门“第一地”牌坊,拾阶而上,可游览次第升高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三座主要建筑。

金刚殿大约就是原本的山门,国保碑就嵌在此处。据宗宝本《六祖坛经》及《祖堂集》记载,国恩寺原系六祖在家乡新州居住时的旧居,唐神龙元年,武则天和唐中宗下诏赐六祖旧居为国恩寺。按照这两则文献记载,国恩寺本是六祖的故居,后来因为六祖在曹溪弘法,“实助皇王之化”有功,其故居亦蒙荣宠受到敕封,所以至今国恩寺山门上仍然悬挂“敕赐国恩寺”牌匾。


在大雄宝殿的丹墀立有五块龟驮汉白玉大碑石,每块都镌刻有碑文。正中一块所刻的是唐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下给六祖惠能的圣旨。右边第一块刻着柳宗元撰写的《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右边第二块刻的是王维撰写的《六祖能禅师碑》。左边第一块刻的是刘禹锡撰写的《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左边第二块刻的是刘禹锡撰写的《佛衣铭》。

据敦煌本《六祖坛经》记载,六祖是唐先天元年回到新州国恩寺,之后就在次年的七月初八日召集门徒,在国恩寺第一次宣讲正法。六祖在国恩寺中第二次说法,是在唐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日深夜(即六祖圆寂当天),六祖与门徒告别,并作《自性见真佛解脱颂》。


由此说来,国恩寺象征的是六祖及南禅的根,无论六祖和南禅走到多远,这里就是其出发的地方,也是其回归的地方,所以六祖晚年说要“叶落归根”,最后就回到国恩寺圆寂了,就这一点,是南华寺、光孝寺等寺庙所不能比拟的。


前一篇:秋游粤西四八:悦城龙母祖庙(下)
后一篇:秋游粤西五〇:新兴国恩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