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约金秋81·汝州风穴寺·中

标签:
中佛殿玉佛殿七祖塔藏经阁碑林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刘师恕(1678~1756),清初宝应湖西(今属金湖县)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进士,选庶吉士,参与修《康熙字典》、《三朝国史》、《政治典训》等,1713年督学河南。
清乾隆六年的“重修钟楼记”、康熙庚午年(1690年)“重修昆庐大殿碑记”、清顺治十三年“巡台范公手邮纪笔”
中佛殿右侧是玉佛殿,左侧是祖师殿。

中佛殿后,又是一片碑林。

这样看中佛殿的顶部,更为直观。

大雄宝殿前的香炉,都披满了红丝带。这么多可看的,让我应接不暇。


玉佛殿内,供奉有一尊雕刻于明代永乐七年的汉白玉佛像,该佛像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在生子有煽后,为答报佛恩,而施资捐赠。该佛像莹润精致,造型优美,其形体、容貌和姿仪有祥和、宁静、庄严之相,为明代佛教造像的精品,是风穴寺极为珍贵的“镇寺之宝”。
中佛殿后,又是一片碑林。

这样看中佛殿的顶部,更为直观。

大雄宝殿前的香炉,都披满了红丝带。这么多可看的,让我应接不暇。

篆体碑刻,看起来就费力多了。
七祖塔建于寺中心,塔高24.17米,为方形九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每层四角置有铃铎,微风中叮当作响悦耳动听。由于受到群山的保护,塔刹之覆钵,相轮、水烟、刹杆、宝珠、都保存完整。是风穴寺第一大国宝。
七祖塔,即天台七祖贞禅师舍利塔。贞禅大师辗转来到风穴寺,广传佛法,开元十三年圆寂,享年八十四岁。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唐玄宗派崔相国(崔日用)、李使君(李暠)及弟子宗本收集了贞禅大师的数千颗“舍利”建成此塔,所以此塔又名“舍利塔”,唐玄宗赐号曰“七祖”以示纪念。
该塔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屹立不倒,是寺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六座唐塔之一。


阁前,也有好几座石碑。这是康熙十三年创建藏经阁碑记。

地藏殿,明代硬山式建筑,地藏殿最珍贵的是前檐的木雕,中间为盘龙透雕,两侧为多层并蒂莲透雕,工精艺高,独具匠心。


藏经阁,建于明代,位于风穴寺最后部,面阔五间二层建筑,是整个寺院体量最大的建筑。

阁前,也有好几座石碑。这是康熙十三年创建藏经阁碑记。

地藏殿,明代硬山式建筑,地藏殿最珍贵的是前檐的木雕,中间为盘龙透雕,两侧为多层并蒂莲透雕,工精艺高,独具匠心。

殿前的防火神兽鸱吻,本来不是应该在屋脊正脊两端的?来地面的是加强版?
前一篇:豫约金秋80·汝州风穴寺·上
后一篇:豫约金秋82·汝州风穴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