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2023-12-19 08:15:27)
标签:

旅游

文化

北宋皇陵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北宋九位皇帝,巩义宋陵有除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以外的其余七位帝王的陵墓。加上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为其父赵弘殷修建的永安陵,这片陵区便有“七帝八陵”之说。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宋太祖永昌陵,我们从后面进来,先看到陵墓土堆,再走到前面的神道。两侧为孝章宋皇后陵、章怀潘皇后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在巩义市宋陵中,永昌陵是地面遗迹保存较好的一座宋陵。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充满跌宕起伏、诡异多变事件的封建朝代。也是有史以来皇家陵地远离京城的一个王朝。皇陵选址河南郑州巩义,除了风水之因,还有准备迁都洛阳的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后因宫廷政治斗争,迁都失败。北宋也是历代皇帝生前不建陵寝,而是在死后才建陵墓,皇帝驾崩要先停灵七个月。而后才能葬入新建成的陵墓。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宫人二对,分别位于陵园南门之内、陵台前。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镇门武士一对位于陵园南门之外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陵园四门外各有一对石狮,左牡右牝。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文、武臣四对。宋代文官以宰相为首,武官以枢密使为首,上朝排列次序文官在武官之上,因而陵墓石刻中文臣像居北、武臣像位南。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永昌陵“兆哉”(陵区范围)原占地约4000亩,兆哉没有修建墙垣,只在前后左右遍种松柏花卉。远远望去柏林如织、绿叶如盖,故又名“柏城”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文、武臣服饰相同,其区别仅在文臣执笏板、武臣拄长剑。文武臣头戴三梁或五梁冠,身穿长袍,腰系方块玉带。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石羊二对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石虎二对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石马马身上雕饰出鞍、鞯、镫、缰、羁、铃等马饰。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石马与控马官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角端一对。角端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它象征着吉祥、嘉瑞。其形象为独角,前唇特长,或卷或伸,四足如狮,两肋雕有双翼。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石象与驯象人。石象身躯庞大,造型雄伟,身披华丽的锦绣,背置莲花座,象鼻拖地,面饰辔勒。象取立姿,腹下镂空。驯象人头戴包头巾,身著袍服,腰束方块玉带饰物,双手拱于胸前,执驯象物。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华表下为方形基座,上置莲花形柱础。柱身为八菱形,由下向上逐渐收杀,柱顶为仰覆莲间以宝珠上加合瓣莲花结顶。柱身菱面雕刻为减地和单线阴刻两种,画面内容有云龙纹、长颈宝瓶和卷草花卉等。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现存永昌陵陵台(坟头)呈覆斗形,底边东西宽60米,南北长62米,残高21米。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东面的石像生。瑞禽整体似圭形,浮雕层叠山峰,两侧和顶端未雕出山峰纹。西列瑞禽石雕中浮雕出一只马首、龙身、鹰爪、凤翅、雀尾的怪禽。东列瑞禽是巩义市宋陵现存14件瑞禽中唯一的一件刻羊首的(其余均为马首)。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东面的石像生。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东面的石像生。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东面的石像生。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赵匡胤父赵弘殷的永安陵就只剩下个土包,一个石刻也没有,路过瞧一下就可。赵弘殷生前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殁,原葬开封东南隅。赵匡胤称帝后,追封赵弘殷为宣祖,并将其灵柩迁葬于西村陵区。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陵台略呈方形覆斗状,下部四周被削成陡壁。据当地村民介绍,该陵前原立有东、西两行石雕像,60年代后期才遭到毁坏。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下一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这是宋代陵墓中最大的陵,从神道起处的鹊台到神坛底止,全长约586米。地上有上宫、下宫、宫城和陵台(坟丘)等建筑群。陵的四周种满了松、柏、枳、橘之属和四时花卉。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陵台前方两侧,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58件石雕像,有飞禽,有走兽,有人物,件件都称得上是古代艺术精品.其中的石羊、石甪端造型雄浑,刀法冼炼,其气韵、神态栩栩如生。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石像生开始两端从华表开始,感觉这些和他哥哥的陵墓都差不多。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宋太宗
赵光义,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生于洛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协助其兄赵匡胤夺取皇位建立宋朝。建隆二年(961年)起任开封尹,同平章事,成为北宋政权实权人物之一,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年宋太祖驾崩,夺取皇位,当年改元太平兴国。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灭北汉,完成政权内部统一,随后在高粱河之战和雍熙北伐中两次大败于辽。至道三年(997年)年因箭伤发作,死于开封皇宫,同年十月葬于河南府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永熙陵的石羊、是中国陵墓雕塑中对羊的形象刻画最为饱满、传神的。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西侧客使,戴平顶冠,手捧印,似东亚朝鲜、日本等国形象。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东侧的客使,布包头,大耳环,高鼻深目,手捧珊瑚与宝瓶等,似西亚阿拉伯民族形象。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一道残墙后,远处是陵台。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陵前,有宋太宗赵光义的墓碑。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永熙陵石雕作品更加高大,人像面部丰腴,表情威严,给身临其境者以赫赫压人之感。其体型头大身粗,比例不合,但近前仰视,更加强了躯体伟岸之感,而头与全身的比例也恰到好处。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西侧一排石像生,从尾到头。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赵光义有三位皇后,早年的尹皇后,符皇后死后都付葬在永安陵区的父母的坟旁,他的第三位皇后李氏,葬在永熙陵西北约二华里处,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葬在这里的,还有赵光义的妃子李贤妃。李贤妃是真定人,她生了赵光义的长子元佐,这个元佐后来患了狂病(精神病),又生第二子赵恒,即后来的宋真宗皇帝。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豫约金秋61·巩义北宋帝陵(永昌陵、永熙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