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05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2023-12-18 07:43:01)
标签:

文化

二里头文化

旅游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是中国历代王朝所追求的地理正统观,二里头遗址正是处于“天下之中”的“国中”之地。

骨猴
出土地点:2002年偃师二里头遗址T26M6出土
高2.2、宽0.75—0.95厘米,使用动物骨骼雕刻制作,通体抛光,制作精巧,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微雕精品。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陶蟾蜍
夏代,祭祀品,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陶狗头、陶羊头
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鸭形鼎
夏代,盛贮器,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白陶盉
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骨匕、骨器残件
夏代,工具,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陶高柄豆
夏代,盛食器,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在当时伊洛河北岸的半岛形高地上,既避免了水患,又可充分利用河流资源,其地势平坦宜于农作,生态环境优越,生存资源丰富。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植物种子和鱼类、兽类的骨头,见证了当年人们的衣食来源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嵌绿松石玉钺
夏代,兵器,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玉柄形器
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二里头遗址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二里头遗址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白陶盉
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二里头遗址区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厥土生民”为第四展厅的第一部分,该部分从手工业、畜牧业、渔猎、陶器纹饰等角度出发,全面展示3800年前在二里头这片土地上,夏代先民辛苦耕耘的百年历程。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刻符陶片
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二里头遗址出土各类陶器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陶塔式器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陶网坠
夏代,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巍巍华夏”为第四展厅的第二部分,该展厅通过不同地区出土文物、展板等,展现二里头遗址作为夏代王都,受到四方拱卫。同时,其强大的影响力,既吸纳了各地的文化因素,又通过各类代表性器物辐射四方。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世纪探索”位于第五展厅,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三部分,由两个单元“学术殿堂”和“断代探源”组成。该厅采用雕像、多媒体、采访视频播放、图文介绍等多种形式,主要介绍了夏文化探索历程中六位先驱顾颉刚、徐旭生、赵芝荃、夏鼐、安金槐、邹衡的简要生平及其关于夏文化的重要学术观点。

顾颉刚,江苏苏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徐旭生,河南唐河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夏鼐, 浙江温州人,
考古学家、埃及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赵芝荃,北京市人。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首任队长。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邹衡,湖南澧县人。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安金槐,河南省登封人
著名考古学家,长期担任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副队长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最后,漫步回填后的遗址区,成了绿地。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豫约金秋60·偃师二里头遗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