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2023-12-16 07:36:44)
标签:

旅游

文化

二里头文化

龙山文化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离开登封来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可以正常入门参观,舒了一口气,但到了洛阳就听说这里隔天也要阴性证明了,我们出门在外,无法提早检测,咳。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 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时至今日,二里头遗址实证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第一王朝”位于第一展厅,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分别由“茫茫禹迹,九州攸同”、“赐土命氏,祚以天下”和“夷夏东西,夏道兴衰” 三个单元组成。这一展厅选取了王城岗遗址、禹会村遗址、肖家屋脊遗址、新砦遗址、灰嘴遗址、王湾遗址、瓦店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等一系列与探索夏文化密切相关的遗址,并节选《史记》、《竹书纪年》等历史文献,使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相结合,较为科学、系统地揭示了夏王朝的发展脉络及历史意义,强调了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大禹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禹都阳城、禹征三苗、禹会涂山等文献所载的重要历史事件,奠定了夏平定天下、建立统一王朝的基础,相关地域遗址的考古成果为我们诠释这一阶段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
荆门市博物馆藏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尚书
明清善本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鼎
龙山文化,盛食器,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罐
后石家河文化,湖北天门肖家屋脊遗址出土,河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禹会村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涂山南麓、淮河东岸的禹会区秦集镇禹会村前郢南侧,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遗存有沟槽和圜底坑、火烧堆、方土台、长方形土坑遗迹。出土有陶器、磨石、草木灰、兽骨、兽牙等。《左传·哀公七年》及多部史书载有:“禹会(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会由此而得名。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盉
龙山文化,酒器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鼎
龙山文化,酒器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甗
龙山文化,盛食器,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夏代,历十四世十七王,前后400余年,夏王朝的兴衰与东夷族密切相关,几度兴衰、几度迁都与东夷相关,商汤也因与东夷结下景亳之盟,才导致伐桀代夏的结果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灰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偃师市南缑氏镇灰嘴村东 ,距市区约20公里左右。该遗址目前分东西两部,两者之间被巨大的冲沟分开。东址长西宽各约30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西址长宽各约200米,面积近4万平方米。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为商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仰韶文化层。三层总厚度约5米。如此三层叠压的情况,在黄河以南属首次发现,对研究三者承袭关系有重要价值。
王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王湾村北。遗址在涧河右岸第一台地上,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内含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和龙山文化三期。 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房基、灰坑和墓葬,以及西周、东周、晋、北朝时期的灰坑、陶窑、墓葬等。 王湾遗址首次发现在仰韶文化中用石块铺砌的墙基和挖槽等现象,对于研究当时人类居住房屋的建筑结构、防潮措施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杯
王湾三期文化,洛阳王湾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器盖
王湾三期文化,洛阳王湾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杯                         陶圈足盘
二里头文化,偃师灰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夏启崩,子太康立,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逐渐赢得太康信任,进而取代太康,史称“后羿代夏”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古城寨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曲梁镇大樊庄村,主要包括龙山时代城址、城外西南部的仰韶文化遗址、城外北部龙山文化遗址、东部龙山文化遗址,以及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汉代等不同时期遗存交错组成,总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发掘有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冈、殷商、汉及北宋灰坑163个,墓葬11座,陶窑4座,房基4座。出土器物陶器主要有罐、鼎、斝、双腹盆、刻槽盆等,另有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遗物。古城寨城址是中原地区已发现较大的龙山文化城址,为二里头文化宫殿基址和廊庑基址找到了源头,也为郑州商代宫殿基址坐落东北部的布局开了先河。它的发现,不仅为探索夏文化,同时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罐                               陶鼎
龙山文化,新密古城寨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斝
龙山文化,新密古城寨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双腹盆                   陶刻槽盆
龙山文化,新密古城寨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觚形器
龙山文化  禹州瓦店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刘寨乡新砦村,主体遗存早于二里头文化一期,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新砦期”,出现大量东夷文化因素,因此有专家认为此处文化遗存就是“后羿代夏”期间的夏文化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壶
酒器,二里头文化四期,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陶豆
二里头文化四期,二里头遗址出土
豫约金秋58·偃师二里头遗址·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