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约金秋23·濮阳檀渊之盟纪念馆

标签:
《契丹出境》诗回銮碑寇准宋真宗御井甘泉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澶渊之盟纪念馆座落于濮阳老城御井街。我们·来到这里过了五点,好在纪念馆还开着门,说是开到五点半,还真是运气。
澶渊之盟纪念馆项目是在原御井公园的基础上改建的,于2015年8月动工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总占地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916平方米,是目前我国纪念“澶渊之盟”重大历史事件的唯一纪念园。大门口立着“回銮碑”省保碑,实际上现在已经是国保了。


纪念馆分为德政殿、和同殿和信武园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濮阳(宋代澶州又称澶渊郡),
宋辽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实现了宋辽边境120余年的和平安定。
澶州的历史沿革及社会经济

澶州之战始末。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寇凖的主持下,宋真宗亲征,双方隔河对峙。辽军主将萧挞凛出营,被宋军伏弩射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王继忠乘间调停,主南北议和。他致书宋真宗,通报辽方有息民止戈之意。宋真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辽要求收回后晋所割关南之地,宋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当年十二月,双方签订澶渊之盟,澶州之战落下帷幕。


澶州之战始末。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寇凖的主持下,宋真宗亲征,双方隔河对峙。辽军主将萧挞凛出营,被宋军伏弩射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王继忠乘间调停,主南北议和。他致书宋真宗,通报辽方有息民止戈之意。宋真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辽要求收回后晋所割关南之地,宋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当年十二月,双方签订澶渊之盟,澶州之战落下帷幕。

澶州之战图

据学者分析,澶渊之盟形成后,宋真宗在澶州与群臣宴饮赋诗,并要求臣僚们唱和,包括随行翰林学士杨亿等均有和诗留存。但宋真宗回銮时,并没有将御诗留在澶州。40余年后即庆历八年(1048)的一天,宋真宗之子宋仁宗带着近臣、宗室来到先皇帝纪念图书馆龙图阁、天章阁,奉观宋太宗的游艺集与宋真宗澶州亲征的诗作。又过了7年(至和二年1055),宋仁宗下令将宋真宗御制亲书的回銮诗赐给澶州官府保管,并刻石收藏,两年后又命宰相文彦博篆书碑额。


信武园是宋仁宗为宋真宗建立的一座神御殿,又叫信武殿,早已随着岁月的沧桑不复往日的风采。
回銮碑,亦曰“契丹出境碑”,位于河南省濮阳城内御井街西侧。此碑原为青石,高2.6米,宽1.3米,碑文为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相传为寇准书写,字大如掌,苍劲挺拔,秀丽流畅。此迹是宋辽大战与“澶渊之盟”的唯一见证。


《回銮碑》的碑文就是宋真宗在班师回京时写下的。全诗如下:“我为民忧切,戍车暂省方。旌旆明夏日,利器莹秋霜。锐旅怀忠节,群凶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上天重助顺,回旗跃龙骧。”


皇帝志得意满,寇准却接连遭殃,先后被贬为通州司马、雷州司户参军和衡州司马,最后抑郁而死。宋真宗晚年仍念念不忘寇准,曾问左右:“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也?”左右不敢告知真相。真宗临终说:只有寇准是可以依托的。可惜真宗死后第二年,寇准也死了。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濮阳行政专员兼濮阳县县长丁树本复立的《契丹出境碑》的碑文中这样认为:“澶渊一役,实定宋中叶对外和战之局,中原赖以久安凡百余年。”

玻璃反光,怎么照好像都不满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濮阳行政专员兼濮阳县县长丁树本复立的《契丹出境碑》的碑文中这样认为:“澶渊一役,实定宋中叶对外和战之局,中原赖以久安凡百余年。”

玻璃反光,怎么照好像都不满意。


1945年9月,陈毅元帅路过濮阳,挥笔写下了《秋过濮阳》:我行未已过濮阳,驻马凭吊古战场。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应知政事先军旅,岂有筑室谋道旁?夜坐对月秋萧瑟,白杨千株放光芒。
前一篇:豫约金秋22·内黄颛顼帝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