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2021-09-03 06:29:44)
标签:

昭馀古城

渠本翘

渠源潮

渠仁甫

牌楼院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晋商老街,位于祁县昭馀古城中,是一条横贯东西、古色古香的大街,为名城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全长1公里。街道两侧明清时代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斗行、当铺等数百家商业铺旧址和巨商大贾和千余处豪宅大院,保存完好,现在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街。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位于老街东部,现在变成了晋商文化博物馆。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在山西省祁县城内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原为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渠本翘的宅院,商业资本达1000万两白银。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为五进式穿堂院落,共有3个大院,19个小院,240间房屋,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典雅精巧。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入口处“观光第”砖雕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慎言语”小牌楼,这里的砖雕很精美。进到大院以后只看到偏院,看不到主院。渠家人有财不外露,外人看不到他们家的财气。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养心斋”的木雕很有深意。在养心斋的“心”字底下雕有一片大荷叶,荷叶上有一把古琴,两边有两棵白菜,合起来讲为“一清二白” 说明渠家家事清白,为官清廉。中间是缠枝 绵延不断,喻为一本万利。两边是葡萄,葡萄百籽,多子多福,把主人的愿望和寄托体现的淋漓尽致。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善为宝”。匾额楹联是富贵人家标榜文人风雅彰显主人品味最下功夫的地方。渠家大院每一扇门额上都刻写着与儒家思想有关的修身养性之警言佳句。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进入戏台院。渠氏家族中较为显赫的人物是渠源潮、渠源浈、渠源淦、渠本翘和渠晋山。创办了“上下聚梨园”的渠源淦,他喜好声色犬马,“性挥霍,万千金随后立尽”,一份家当踢了个干净。他不惜重金,聘请各地名角。为了提高技艺,特把聚梨园分为上下两班,上班重在研究改革与演出,下班以培养童伶学艺为王。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据考证有戏台的民宅在山西省仅渠氏一家。聚梨园上演的剧目很多,大家熟悉的《打金枝》《忠报国》等,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久演不衰。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戏台院的正对面就是渠家的主院——牌楼院。渠家大院的主院是渠源潮(嫡孙渠晋山字仁甫)的住宅。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天赐福”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乐天伦”。可以看到左边上方有碉堡,渠家大院主楼是祁县最高点,比城墙还高,日本鬼子占领时这里成了日军的指挥部,修的炮楼至今还保留在了渠家房顶上。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读书乐”,这里应该是书斋。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室内八条屏上刻有傅山书写的“文昌帝君阴隲文”。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乐天伦”这里的砖雕,也是相当的精美。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仁者寿”小牌楼上的斗拱结构。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精美砖雕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主院,著名电视剧《亮剑》中,这里就是张光北扮演的人物楚云飞的团部外景地。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两旁的廊房,是“儒商风雅”和“丹枫阁记”展室。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主楼上,有“德星朗耀”匾。门前的木雕很有气派。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渠仁甫,著名晋商渠源潮的长孙,他11岁时父亲过世,由祖父渠源潮把他培养成人。他经营渠氏商业40年,其中有山西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长裕川”茶庄,以及“百川通”票号、“湖南诚记”茶号、“永春原”药材店、“晋裕诚”布庄、“集庆和”夏布庄、“书业诚”古籍书画店、“是盛楼”糕点店等十个商号。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渠仁甫是乔家女婿,(渠仁甫妻子,乔家乔尚谦之女)。他酷爱诗文、书法,在经商的过程中他依然不放弃读书学习,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和著名书法家赵铁山、常旭春交往密切。他善书法,尤精小楷,八十仍作蝇头小楷,至今尚存四、五十万字的文钞、诗钞。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他曾出资八十万两白银,创办私立祁县竟新小学,为“普及教育,体恤寒素”,不收学费,该校因师资高、校风好、校规严、设备全、成绩优,闻名三晋大地。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他喜收藏古籍书画,专开了“书业诚”古籍书画店,收藏古籍善本十万余册,字画碑帖数百件。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明版《津逮秘书》、《唐类函》、《资治通鉴》、《十三经注疏》和清武英殿本《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周官仪疏》、《南巡盛典》、《钦定佩文韵府》等一千余部三万余册善本古籍捐献国家。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主院旁小门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出小门通向绣楼,是局促在一个角落里的二层建筑。据说当年大小姐们被关在楼上,自成小天地。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绣楼下,有渠本翘的介绍。青年时期的渠本翘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有“神童”之誉。但他父亲渠源浈却不喜欢他,所以自幼随母亲寄居于乔家堡外祖父乔朗山家。乔朗山是当时的名儒,曾任过知县,家中设有私塾,本桥在外祖父家受到良师指导,不到二十岁便博经通史,1888年中解元, 1892年中进士,时年31岁。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他曾留学日本,回国为候补官吏“分省尽先补用道”。在祁县创办山西第一女子中学校。后历任驻日本横滨总领事,外务部司员,1906年参加山西绅民收回矿权运动,投资创办“山西保晋矿务公司”任总理。1909年 9月任山西大学堂监督。1919年病逝于天津。纵观渠本翘的一生,他是个集官、商、绅于一体的特殊人物,是一位积极的爱国者和精力充沛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眼界、思维远超老一代的晋商。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五进式最后一个院落。东厢房是五间二层的明楼,它和北面的二层出檐明楼组成一个二层楼角,楼角在东北角用砖砌成,北楼上下都是歇山顶。二层北楼的砖雕和木雕精致之极,堪成一绝。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五进院的第五道门,是最靠东的。其门额一边书“慎俭德”,一边书“学吃亏”,体现出主人“以俭养德,吃亏是福”的儒家思想。两面影壁砖雕图案前后呼应,寓意深长。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该五进院有三个特点:1.五道门并不建在同一个中轴线上,都要向东错开一些,讲究门不对门。门对门,就是口对口,大口吃小口,对家庭不和,对后代不利。2.一个院子比一个院子高。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解决了排水的问题。3.一个院子比一个院子宽,有先窄后宽,富贵如山的说法。
秋游晋北之七六:祁县·渠家大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