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2021-09-01 07:23:37)
标签:

万佛殿

龙槐

五代彩塑群

北汉半截碑

明代壁画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前一年来平遥,只去了双林寺,这回时间有宽裕,正好把镇国寺补上,所以不进县城而直接到到这里。寺庙前不小的广场,很方便停车。 镇国寺,位于平遥古城东北15千米的郝洞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作为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明清时寺庙颓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样重修了寺内的主要建筑万佛殿。寺院分前后两进院落,布局严谨。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平时这里需要门票,山门前的古树应该很有历史了。从寺内碑文可知,元明时期利用隙地,前筑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后建三佛楼和东西厢房,观音、地藏二殿,清雍正、乾隆年间重修东西两廊 。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天王殿是本寺的山门,创建于元代,几经修葺,仍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看这大门,相当简朴。天王殿两侧的钟鼓二楼,钟楼内悬挂的铁钟铸于金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为平遥境内历史最悠久的铁钟。天王殿两侧各有一门,一为“崇虚”一为“垂幽”,与天王殿正门一起做山门,有佛教“三解脱门”的意思。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天王殿(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拱硕大,柱头、补间斗拱各一朵。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墙体的脱落,绘画的黯淡,说明历史本来就是这么个过程。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殿内,塑于清代的四大天王,个个神态威武,容颜饱满。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天王殿内结构斗拱硕大,上有彩绘,带有元风,与清式做法明显不同。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前院居中者为万佛殿。这座殿宇造型独特,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殿前古槐树,枝干扭曲张扬,形似苍龙,故称龙槐。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此殿,始建于五代,殿貌奇古,结构奇特,从建筑的艺术上别具一格,是国内五代时为数不多的木构建筑之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殿小斗栱大。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斗栱高1.74米,总高超过了柱高的2/3,使殿顶形如伞状,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万佛殿内,中央为佛坛,正中设立须弥座,上塑释迦牟尼坐像。旁边站立迦叶、阿难二弟子。连佛、弟子、菩萨、金刚、供养人共有11尊塑像。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这些塑像,面目丰满、腴润,身躯高大、健壮,躯干微曲,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风格,饱含五代塑像的风韵,也是寺院内仅存的唯一一处五代彩塑群。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前为金刚,后为菩萨。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二童子像天真娇憨,稚气可爱。左边的童子,单膝胡跪,右边的童女,双膝跪地。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万佛殿东西两面山墙都有千佛壁画。壁画中有许多佛像,估计这就是万佛殿名称的由来。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大殿脊榑下有题记“准大汉天会七年岁次癸亥叁月建造”。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殿前碑廊,有古代石碑数个。这个半截碑最珍贵,为北汉遗物 ,据考证,半截碑为北汉王刘崇三孙刘继钦的墓碑。碑是嘉庆年间寺庙维修竣工后,工匠从附近捡来作碑座的,因上面书法甚好,不忍毁之,便立在此处。碑文中确认了刘继钦与北汉皇帝刘继元是兄弟关系,也是极有历史价值的。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万佛殿后,有“慈登彼岸”匾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万佛殿殿内倒座观音,童子完好,龙女残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万佛殿后视图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旁边的三灵候殿里边供奉的分别是唐宏、葛雍、周斌三人,他们是周朝的三位谏官。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镇国寺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中为三佛殿,除观音殿外,各殿内塑像俱存,三佛殿内,还存有明代壁画。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东面的观音殿,面阔五间,明代建筑。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龙女,两侧各有九尊罗汉。可惜现在看到的是新塑的,原作毁于60年代。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西面的观音殿,同样面阔五间,明代建筑。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左右协侍闵公以及闵公之子道明。地藏殿的塑像是原有保留的。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地藏菩萨两侧左右各塑五尊阎王像,六曹判官。这些彩塑都是明代的作品,他们所表现的形象各有特色,有的威严端庄、栩栩如生,有的怒不可遏,有的文质彬彬,还有的慈祥和蔼,表情不同,性格各异,形神兼备。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这样的小鬼形象,好像在山西古寺庙中常见。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三佛楼位于后院正面,是该寺最北的殿堂,正面砖砌窑洞3间,上建佛殿3间,因内供三佛,故名曰三佛楼。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上楼,来到三佛殿的上部。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龙形雀替,象形出头榫。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外廊两侧壁画,不知道是明代,还是清代重绘。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殿内三尊主像,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佛为了超渡世间众生,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而塑造了其不同的化身,称之为三身佛。法身佛为毗卢遮那佛,报身佛为卢舍那佛,应身佛为释迦牟尼本身,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三佛楼内两山墙上绘有释迦佛本生故事的连环画,构思超凡脱俗,景物清晰,人物传神,是明代壁画的上乘制作。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佛本生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详传,讲述了佛祖的一生从出生、成长、学道、觉悟成佛,直至涅槃的场景。
秋游晋北之七五:平遥·镇国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