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2021-07-19 06:53:47)
标签:

灵岩寺

灵岩寺洞

塔庙窟

大佛洞

释迦佛洞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来大同,主要目的地就是这里的云冈石窟,所以特地多待了一天,正是这么多住,出门换了衣服,浪费了我近两个小时。十年前来大同,因为是路过,没有关注这里,以为和去过的龙门石窟一样,这回来,就发现有很大的不同。从昙曜广场进门,我是匆匆而过。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正因为是预约免费参观,这里的游客哪个真是多。气势恢宏的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骑象四棱神柱的底座是平静祥和的石雕大象。石象雕刻是仿北魏风格,做工细致秀美。石象背驮花纹细密的莲花座,神柱的每一面刻有双排并坐的佛像。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新建的灵岩寺,坐落在水中央。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这一片,还没进到中心区,算是云岗公园的一部分。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从2009年初,当地大力打造云冈石窟大景区,初步恢复了北魏时期的云冈景观风貌。灵岩寺便重现了“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恢宏景象。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也因为是新造的寺庙,我没有多加关注,要赶去和伙伴们汇合。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寺庙正中,有一座石雕四方佛塔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其后,是千佛殿。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再后是大雄宝殿,都是传统的样式,只是屋脊上有所不同。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出了灵岩寺,再过一座桥,就靠近石窟了。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首先参观第一、第二窟,外面的佛像风化严重,位于云冈石窟的最东端,为同期开的一组,因两窟的形制、内容相似,内外设计严谨统一,故称谓“双窟”。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为三面开龛造像的一层方形佛塔,两窟均上置明窗,下开窟门,窟前似为共一前庭。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一窟东西中央雕琢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有维摩、文殊画像,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5层小塔。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一窟、第二窟北面都有较丰富的雕琢,技法精湛。下面为一列禅定坐佛,两窟的中部为大型龛坐佛,龛楣装饰华丽,下部为浮雕佛传故事和供养人行列。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二窟东西中央为一方形3层塔柱,北壁主像为释迦佛,每层四面刻出3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琢出5层小塔,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画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外壁风化的小窟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三窟在云冈石窟东部窟群中,是云冈最大的洞窟,称为灵岩寺洞。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但北魏一代未能完成。窟外依崖原建有木构大阁,今仅存上方一排12个梁孔。上层台面两端各一座三级方塔,两塔间凿二明窗,明窗之间为一庑殿形窟室。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窟内,好像还没完工。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窟内北壁雕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三尊像,即“西方三圣”。主尊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两侧菩萨头戴宝冠,精美庄严。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外壁上,还有残留的小塑像。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往前走,越来越是重点了。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四窟称为塔庙窟,一门两窗,开凿于公元494-525年。该窟未按计划完工。中心塔柱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窟内四壁风化严重。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五窟称为大佛洞。窟前是五间四层的木构楼阁,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顶饰琉璃瓦,颇为壮观。 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0至494),是云冈石窟中期开凿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洞窟。该洞窟属皇家投资开凿。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窟内,中央端坐佛像一尊,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雕像之一,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坐佛表情森严,周围小佛围绕,衬托了坐佛的高大、雄伟、壮观。云冈石窟造像基本沿袭了建窟之初“皇帝即当今如来”的主题,相传此佛是孝文帝为其父亲献文帝拓跋弘所雕凿,坐佛后面凿有礼拜隧道。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五窟现存大小造像共2300余尊,雕饰精美,为云冈石窟保存较好的洞窟之一。洞窟空间规模、佛像造像都特别大,整体洞窟平面呈椭圆形,顶部为穹隆顶。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因为有献文帝和冯太后“宫闱之变”政治斗争的因素,第五窟内的主题雕凿时间上限也就明确指向了上限太和十四年(490)之后,下限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493)。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第六窟称为释迦佛洞,是以精巧著称的一窟。窟前也是五间四层的木构楼阁,与第5窟相似且相邻。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15米,塔柱四周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又各雕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身上。周壁雕满佛祖、菩萨、罗汉和飞天造像。窟顶刻有三十三天的神像和各种骑乘。在东、南、西壁中下部和塔柱四面,雕刻着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门厅塑像及壁画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窟外两侧各雕天王形象的护法像。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塔柱下层分四面,南面为坐佛,西面为倚坐佛像,北面为释迦多宝,东面为弥勒菩萨。上层四面皆立佛。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北面下层龛内雕两佛并坐,着褒衣博带佛装,面相圆润,体态端庄。二佛之间雕供养弟子与飞天。飞天位于上侧,中心一体相较大者手托博山炉,两侧飞天飞舞环绕。二佛背光顶部亦雕飞天与之呼应。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秋游晋北之四三:大同·云冈石窟·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