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智路善财洞旃檀殿小朝台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从西线回到台怀,车停场地后,我们直奔黛螺顶。前往黛螺顶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索道。我们选择一条叫“大智路”的台阶路,一共有1080级台阶,全长约500米,信众们相信,这是条通往智慧的道路。

上山的路,因为陡峭,不容易。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

台怀,不是寺庙,就是为香客或游客服务的设施。

我走得气喘吁吁。据说,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

终于上了黛螺顶。黛螺顶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进入寺门,一座六角台基上为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映入眼帘,匾额上写着旃檀殿,此殿外观两层,二层匾额“调御大夫”,内为一室,周边有回廊,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手结说法印,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

雨后的台怀。
五台山善财洞系黄庙,建于清朝。寺分上下两院,相距约百米,下院是主寺,上院处在悬崖绝壁上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别有洞天。

上山的路,因为陡峭,不容易。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

台怀,不是寺庙,就是为香客或游客服务的设施。

我走得气喘吁吁。据说,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

终于上了黛螺顶。黛螺顶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进入寺门,一座六角台基上为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映入眼帘,匾额上写着旃檀殿,此殿外观两层,二层匾额“调御大夫”,内为一室,周边有回廊,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手结说法印,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

旃檀殿外围四周依次有16幅立体国画,16个佛经故事,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殿内四周有16幅上党堆锦,形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国宝艺术。

院墙边上的钟鼓楼

黛螺顶寺宇占地三千平方米,计有殿堂僧舍二十余间。民间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院墙边上的钟鼓楼

黛螺顶寺宇占地三千平方米,计有殿堂僧舍二十余间。民间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旃檀殿后的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顶的主殿。此殿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无斗拱。殿内供奉着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方文殊铜像,高约2米,从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顶,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

殿前左侧立有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写的黛螺顶碑记,背面是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乾隆登黛螺顶御笔题诗: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
牌楼上有“大螺顶”三字。说明那是曾经的名字,改名为黛螺顶是乾隆十五年的事情了,大约是皇帝的金口玉言。
后一篇:秋游晋北之三二:繁峙·岩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