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保单位佛传故事金代壁画水月观音台外寺院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平生第一次来五台山,本没有大朝台的计划,在台怀住了一个晚上后,我们冒着大雨,沿北线出山,来到繁峙的岩山寺。岩山寺位于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岩村,古称灵岩寺、灵岩院。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宋元丰二年(1079)已建有寺院,金正隆三年(1158)重建,元明清均有修葺和增建。

在大殿外拍两张。殿内佛坛残存金代彩塑水月观音面目清秀圆润,服饰简洁合体,随有残毁,不失原原作风韵,是金代塑像中的精品。


佛坛上还有观音协侍、天王和文珠坐骑等。


乘着黑暗,来两张盲拍。



岩山寺,最珍贵的应该是文殊殿内的四周壁画。太暗了,看不清。据说岩山寺壁画可以与永乐宫齐名,约90平方米,其壁画比永乐宫壁画更久远,为金代壁画。为金代御前承应画师王逵及王道等人所作,金大定七年(1167)绘制完成。壁画内容有佛传故事、佛本生及经变故事等。

从网络上再找一些照片,留此观赏。北壁描绘一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的故事;南壁两侧描绘殿阁楼台和供养人,剥蚀严重。壁画风格辙丽精细,接近北宋院体画风。




文殊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明间、次间等宽,梢间稍窄。普柏枋出头相交,檐下斗拱四铺作单下昴,除前后檐梢间外,余皆设补间铺作一朵。前后檐明间辟版门,前檐次间置直棂窗。

院中还有历代的石碑和经幢。

来了一位上年纪了,谈好了价钱,说了殿中不可拍照,才开了关键的殿门。

在大殿外拍两张。殿内佛坛残存金代彩塑水月观音面目清秀圆润,服饰简洁合体,随有残毁,不失原原作风韵,是金代塑像中的精品。


佛坛上还有观音协侍、天王和文珠坐骑等。


乘着黑暗,来两张盲拍。



岩山寺,最珍贵的应该是文殊殿内的四周壁画。太暗了,看不清。据说岩山寺壁画可以与永乐宫齐名,约90平方米,其壁画比永乐宫壁画更久远,为金代壁画。为金代御前承应画师王逵及王道等人所作,金大定七年(1167)绘制完成。壁画内容有佛传故事、佛本生及经变故事等。

从网络上再找一些照片,留此观赏。北壁描绘一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的故事;南壁两侧描绘殿阁楼台和供养人,剥蚀严重。壁画风格辙丽精细,接近北宋院体画风。




东壁画面高3.45米,长约11.11米。从画面上看,大致分佛、菩萨讲法和本生经变故事。
西壁壁画宽11.4米,高3.45米,
佛传故事描绘释迦牟尼一生事迹。

院中还有历代的石碑和经幢。

靠墙边的钟鼓楼,像是近年重修的。
前一篇:秋游晋北之三一:五台山上·黛螺顶
后一篇:秋游晋北之三三:繁峙·三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