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992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2021-02-24 06:30:55)
标签:

凤凰山古建

青滩古民居

郑万琅老屋

郑韶年老屋

屈原故里牌坊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凤凰山古建筑群是将三峡库区秭归境内的多处古建筑迁建而形成的建筑群,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屈原故里景区的一部分,古建筑群于1998至2005年搬迁复建。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迁建于景区内的古建,离开了原址原貌,古意差了许多。特地查了青滩仁村的老照片,那是真值得怀念的地方。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青滩古民居群大都修建于清代,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建筑图案主要以汉代卷草如意云纹,龙风装饰,每幢房子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青滩民俗馆,就是其中之一。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该馆原称郑韶年老屋,原址位于屈原镇桂林村。进门后,发现是小剧场的模样,摆的凳子整整齐齐,等待游客的到来。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民间记忆”,将秭归民间的吹打乐、高腔、巫师吞火、薅草锣鼓等技艺展现给世人,唤起了人们心中渐行渐远的乡村记忆。可惜我们没有遇到现场表演。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不管怎样,迁建的古建,还是可以触摸到峡江的历史,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这群曾屹立在峡江两岸代表性的建筑,或因缺失了人间烟火的滋润,变得孤寞......而曾经的青滩古镇,在如今地图上再也找不到,它仅仅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青滩的姐儿泄滩的妹儿”,这个传说曾在峡江上流传甚广。当年,船工们眉飞色舞的演绎,给人无限的暧昧想像空间。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曾经盛极一时的古镇,人头攒动,船工的号子声、搬运工的吆喝声、险滩的咆哮声、街巷的喧闹声,已经远去。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曾经的青石路上,狭窄街道。峡江边古朴古香的民居,位于两旁。向街上走去,上一段斜坡,接着是一块平整的石板;再上一段斜坡,接着又是一块平整的石板。。。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蒙馆,清末秀才、新滩私塾先生郑万琅老屋,原址在桂林村,单檐硬山灰瓦顶,设五花封火山墙,仿木结构牌楼式门、窗。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来的时候正好工作人员检查防火,我也跟着进来。老屋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厅、正屋和厢房。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由于是老秀才的屋子,就做成了蒙馆的形式供游客参观。我仿佛听到了“三字经”“千字文”的童声朗诵。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厅屋三开间,两层,一明两暗布置。这间,成了老师的房间。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厅堂,成了夫子会客室。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文房四宝,玲珑雅致。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读圣贤书”“立修齐志”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这口古井,也来自青滩。虽然外型还在,作用却没了。古井,为平行箱式构造,周围用石块垒砌,井前是石板铺墁的小道,井口外是一条石台阶,两旁立有石墩。这口离江渎庙不远的古井,泉水冬暖夏凉,远近闻名。自古以来,这眼泉便是新滩南岸居民的饮用水。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往前,是归州县衙,规模不大。应该也是某个重建的老房子,来个功能置换。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进门口,有个阁楼。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我们的王同志,临时升堂了。在平日里,按时会上演情景剧远去的归州系列之《县太爷断案》。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县衙的布置只在老屋的前半段,后面另有安排。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下了坡地,就看到屈原故里的牌坊了,郭沫若1965年的题字。如今它面向三峡大坝。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屈原故里牌坊,原存于老县城归州迎和门外,是秭归老城的地标建筑,它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牌坊为重檐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三楼,琉璃瓦盖顶。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两块石碑,镌刻着两个不朽英名。"楚大夫屈原故里"、"汉昭君王嫱故里"两块碑均刻于清光绪十二年的。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回到山上,这栋建筑没有标识。查找老照片,原来是杜氏宗祠,它坐北朝南,原位于秭归县新滩古镇,屋前有一洼地,周围农田果林环绕,其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从杜氏宗祠的建筑风格来看,应属清代建筑。四合院式布局,有门厅、堂屋各三间,厢房各一间。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砖墙承重。门厅内上方有燕子楼,六柱五间七楼牌坊式贴面大门。1938年底,湖北省图书馆因战争内迁,曾租用新滩杜氏宗祠作为省图临时馆址使用。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刘正林老屋,清代建筑,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检查防火的三位正好出门,我进不去了。该建筑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有门楼、正屋,单檐硬山顶全砖结构,设五花封火山墙。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在这里复建的古建筑列出如下。
古庙古祠:屈原祠、江渎庙、水府庙、玉皇阁、王氏宗祠、杜氏宗祠;
古民居:郑万瞻老屋、彭树元老屋、郑万琅老屋、郑韶年老屋、郑书祥老屋、刘正林老屋、三老爷老屋、郑启光老屋、游县长老屋、邓永清老屋、向先鹏老屋、郑世节老屋、熊云华老屋;
古桥梁:惠济桥、江渎桥、千善桥、屈子桥;
古城门:迎和门、景贤门;
古牌坊:屈原故里牌坊;
古井:新滩古井。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从山坡上经过屈原祠的背面,过去和现在在此交汇,而现在也就一天天地变为过去,走入历史。

三峡恩施行(07)秭归·屈原故里景区(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