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2020-05-20 06:29:24)
标签:

旅游

道家集中地

洞天福地

吕祖阁

关帝庙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其后,就是后土圣母殿。后土庙正殿,纯粹用金黄色琉璃覆顶,并在殿顶的脊梁中央饰以狮象楼阁、宝瓶等琉璃饰件。这种在封建社会皇宫、皇陵专用的黄色琉璃,在山西民间,仅见于五台山菩萨顶的喇嘛庙和介休的后土庙,由此可见介休后土庙在当时的规格级别非同一般。东侧真武殿,西侧三官祠,连成一体。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到了这里,才看清楚了,前面那部分到了三清阁,是三清观系统的,这后院的建筑,是后土庙系统的。后土大殿的东西配殿,分别是九曜星君殿和三曹殿,是现代重建的。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介休后土庙始建于南朝以前,至今最少已有1500多年历史,之后又经历代修葺、重建、扩建,形成现存的8座庙宇,即后土庙、真武庙、三官祠、三清观、娘娘庙、吕祖阁、关帝庙、土神庙。这一片,算是道家集中地。建筑群八座古庙的屋顶,都饰有色彩斑斓的精美琉璃。琉璃瓦件(含猫头、滴水)精美的脊饰和楼阁狮瓶、吻兽鸱尾、仙人瑞禽等,件件设计精巧、造型逼真,釉质细腻牢固,历经数百年不变色。因介休后土庙琉璃品种之多和色调之全,其被称誉为“中国琉璃艺术建筑博物馆”。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后土大殿“厚德载物”额,是现代作品。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后土大殿,也叫大宁宫内,横梁上的字体,是历代重修的记载,一目了然。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后土殿内的塑像,也是现代重塑的。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东面,南北轴线是后土庙景区的出口处,看这模样,也是近年重建的。前面有后土庙的山门和影壁。这条轴线与三清观的平行靠东。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这条轴线的一段,就是子孙娘娘殿。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子孙娘娘殿,也叫娘娘庙,主要功能就是求子的。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在中轴线以东有吕祖阁、关帝庙和土神庙。这三座庙观不仅与后土庙相对独立,他们之间也是一墙相隔而独自成院。而且很特别的是,三个庙堂前方,各有自己的戏台,娱神而不串台,厉害。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东一,有“洞天福地”的门楼,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里面是吕祖阁,一层为窑洞式,二层是阁楼式。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里面为主的是吕祖,两旁是其他的八仙。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南面的三戏连台的构造,威武。中间的关帝庙戏台最宽,有五间,左右各有三间。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东二,是“忠烈秋爽”的山门,一看就是关帝庙。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里面一层,照样是窑洞式,上层为阁楼式。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西面这边,还可以上楼,没登上去瞧瞧。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最东边,是土神庙,极品的是屋顶上的“孔雀蓝”琉璃,这是供土地爷的,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十年前重修。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出门,参观一下外围,这是出口处的双龙戏珠影壁。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三戏连台的后面。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有台阶可以连通,说明就是三台同时开场,也不会互相走错。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东南方,是关帝庙的山门,看来在古代,各个祭祀活动,都走自己的门路。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出门口的蓬莱仙境影壁,也很精彩。

秋之晋豫(八九):介休·后土庙(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