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一一五):晋城·泽州小南村二仙庙

标签:
文化国保文物天宫楼阁北宋孤品乐氏二仙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小南村二仙庙位于金村镇小南村北,来的时候未见他人。这里相对偏僻,属于乡村,道路还算可以。地图导航正常,没有偏移。晋东南的神灵崇拜里,玉皇、后土、圣母多有,汤帝、府君、二仙、三嵕等晋东南独有的偶像祭祀也各有系统,民间信仰延续至今不衰。其中二仙是唯一的年轻女神,还是两位合祀,其他地方罕见。


过厅后面是院落正中的空地。两棵笔直的古柏,树下是献殿,五开间悬山顶。和过厅一样,也是前后通透,方便祭拜活动。

参天的古柏,没有标注它们的岁月。就本身寺庙而言,该庙创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至政和七年(1117),已经900年过去了。


献殿为明代建筑,


殿内这组天宫楼阁正是北宋小木作的杰作,也是保存完好的北宋孤品,目前看也是存世中最早的。斗栱柱枋、构栏门窗、脊瓦兽吻皆木制而成,斗栱出挑之多在宋代建筑中极为罕见。

我们在里面只能用眼睛观看。殿内二仙主神在主龛内端坐,主祀传说由民女成仙的乐氏姐妹,两女官在楼阁下层的附龛内,外有侍女四尊、立像八尊。是晋东南仅存的宋代乐氏二仙塑像。


我们从小门进入。传统意义上的庙门和戏台不见,现在留存下来的古建是中殿,献殿、正殿和左右垛殿。说是中殿,其实是个前后无门窗和砖石的三开间悬山顶敞厅,或者叫过厅更合适吧。

过厅后面是院落正中的空地。两棵笔直的古柏,树下是献殿,五开间悬山顶。和过厅一样,也是前后通透,方便祭拜活动。

参天的古柏,没有标注它们的岁月。就本身寺庙而言,该庙创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至政和七年(1117),已经900年过去了。


献殿为明代建筑,

这是一座来自北宋的历史殿堂,这是个美轮美奂的小天地。一道飞虹般的天桥飞架,连接左右两座精巧的楼阁。(照片来自网络)天宫楼阁包括两座二层楼阁式高台建筑和一座两侧游廊连接楼阁二层,类似风雨桥模式的拱形天桥。小桥中还设一间凉亭式建筑,单檐歇山顶,翘脚飞檐,出檐高远,斗拱还是斜拱模式,十分华丽。

殿内这组天宫楼阁正是北宋小木作的杰作,也是保存完好的北宋孤品,目前看也是存世中最早的。斗栱柱枋、构栏门窗、脊瓦兽吻皆木制而成,斗栱出挑之多在宋代建筑中极为罕见。

我们在里面只能用眼睛观看。殿内二仙主神在主龛内端坐,主祀传说由民女成仙的乐氏姐妹,两女官在楼阁下层的附龛内,外有侍女四尊、立像八尊。是晋东南仅存的宋代乐氏二仙塑像。

二仙对于我们来自福建的并不了解,传说二仙本为民女。继母无情,二女受苦受难,依然勤恳为生。后其事感动上天,升入天庭。二仙成为一方民众的保护神。民间纷纷在各地建庙祭祀,祈祷护佑。据说最为传奇的一次显灵是在北宋中期。

与刚刚去过的玉皇庙一样,这里不让拍照,让我们这样的摄影爱好者感到失落,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看到大殿内的近千年的文物,也是一种幸运,不愧是国四的文保单位。


与刚刚去过的玉皇庙一样,这里不让拍照,让我们这样的摄影爱好者感到失落,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看到大殿内的近千年的文物,也是一种幸运,不愧是国四的文保单位。

后一篇:秋之晋豫(一一六):晋城·青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