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一一四):晋城·泽州府城玉皇庙

标签:
文化成汤殿玉皇殿十二辰殿二十八宿塑像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府城玉皇庙距离关帝庙也就一公里,一个村里有两处国保,让人称奇,特别是这座,还是国三文物保护单位,排名很靠前呀。庙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最外面的为新山门。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内绘三清神像”。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在原址上重建,题名“玉皇行宫”。

接着是头道山门,这是老建筑。两棵大桧松并肩而立,神采飘逸,进门需要购票。

接着是二道山门,也就是仪门,东西两庑内,原来祀奉文昌、风伯、雨师等神祇,早已毁坏。

山门造型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装饰,与钟鼓楼顶上琉璃孔雀兰构件相互增辉,十分鲜艳。享亭单檐歇山顶,斗拱出现龙头象鼻,有侧角升起。


毕月乌,西方七宿第五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


牛金牛,为北方第二宿,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织女星与牵牛星。

虚日鼠,为北方第四宿,古人称为“天节”。
亢金龙,苍龙第二星,苍龙颈星之精。
井木犴,为南方第一宿,其组合星群状如网,由此而得名“井”。

柳土獐,为南方第三宿,居朱雀之嘴,其状如柳叶 。
箕水豹,为东方最后一宿,为龙尾摆动所引发之旋风。

女土蝠,属土,为幅(蝠)。为北方第三宿,其星群组合状如箕,亦似“女”字。
心月狐,苍龙第五星,为龙小腹之精。
房日兔,苍龙第四星,为龙腹五脏所在。





玉皇殿内保存的宋、金彩塑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据碑文记载,殿内原有大小塑像118尊,现保存下来有50多尊,内容是玉帝、宰辅、臣尉、侍女等。其中的多数仕女彩塑,是宋金时期的作品。这里面一样不让拍,只能看,我再搜一下网络上的留影。

接着是头道山门,这是老建筑。两棵大桧松并肩而立,神采飘逸,进门需要购票。

接着是二道山门,也就是仪门,东西两庑内,原来祀奉文昌、风伯、雨师等神祇,早已毁坏。

山门造型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装饰,与钟鼓楼顶上琉璃孔雀兰构件相互增辉,十分鲜艳。享亭单檐歇山顶,斗拱出现龙头象鼻,有侧角升起。

不能拍照的成汤殿内,搜一下网络照片,留下记忆。
玉皇庙以二十八宿著称于世,二十八宿塑像推断为元代大雕塑家刘銮的作品,但不同专家有不同的意见,不提。为了这塑像,还特地买了本书赵学梅的研究专著《唐风宋雨》来学习。
这些塑像造型生动,仪态洒脱,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不仅对之后的古代雕塑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今雕塑艺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所罕见,当属全国文物之冠,国内现存仅此一处,堪称国宝。就这样在窗外偷偷瞄一张,咳。

把网络上下载的图片留存这里:
翼火蛇,为南方第六宿,居朱雀之翅膀之位,故而得名“翼”,


把网络上下载的图片留存这里:
鬼金羊,为南方第二宿,犹如一顶戴在朱雀头上的帽子,鸟类在受到惊吓时头顶羽毛成冠状,人们把最害怕而又并不存在的东西称作“鬼”,鬼宿因此而得名,

轸水蚓,为南方第七宿,居朱雀之尾,古代称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为“轸”,其部位与轸宿居朱雀之位相当,故此而得名。
参水猿,为西方第七宿,居白虎之前胸。

胃土雉,为西方第三宿,胃宿就象天的仓库屯积粮食。

奎木狼,为西方第一宿,有天之府库的意思。
星日马,为南方第四宿,居朱雀之目,鸟类的眼睛多如星星般明亮,故由此而得名“星”。

斗木獬,北方七宿第一宿。因其星群组合状如斗而得名。

张月鹿,为南方第五宿,居朱雀身体与翅膀连接处,翅膀张开才意味着飞翔。


角木蛟,角星为二十八星宿之首,最为善战。(这头像被盗十多年了,至今未查到,现在看到的是重塑的)

室火猪,为北方第六宿,因其星群组合象房屋而得名。
觜火猴,为西方第六宿,居白虎之口,口福之象征。




十二辰殿,也就是十二属相,也是相当精美,只能门缝里参观。每尊神像所戴的冠上都有图形,画着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作为标识。这组塑像是元代作品,网络上下载。
玉皇殿内保存的宋、金彩塑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据碑文记载,殿内原有大小塑像118尊,现保存下来有50多尊,内容是玉帝、宰辅、臣尉、侍女等。其中的多数仕女彩塑,是宋金时期的作品。这里面一样不让拍,只能看,我再搜一下网络上的留影。
府城玉皇庙的现场保安相当的负责,他们采取人盯人的战术,让你拍照无计可施。从这个寺庙开始,晋城后面参观的都无法如愿拍摄,远比在山西的其他文物单位严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