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2020-06-25 06:42:49)
标签:

上庄村

王国光

炉峰院

司徒第

腊梅王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离开柳氏民居就已经12点了,到阳城的天官王府景区那是下午两点半以后的时间,计划中还有皇城相府,所以这里必须加快速度。这个点实际上就是参观润城镇上庄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永宁闸,始建于明代中期,为中国古代乡村砖拱式门楼之最。永宁闸下的石板路为古上庄唯一入口,也是沁水、翼城一带通往泽州府的必经之路。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上庄从明朝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里,共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有数百人之多,特别是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这个只有几百口人的小山村,竟一榜出了王兰彰和王润身一门两位进士,轰动了朝野。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进村,首先看到冢宰第,也就是天官府,是明代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于万历初年建造的人文府邸,在我国古代,中央六部都有各自的别称,吏部尚书被称做天官,因而王国光的府第称作天官府。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王国光,明嘉靖甲辰科进士。曾先后任吴江、仪封(现代的河南兰考附近)二县知县,后任兵部车驾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右通政,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等职。隆庆四年拜刑部右侍郎,进南京刑部尚书,万历元年起任户部尚书。万历五年,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升光禄大夫。王国光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达四十余年,对明王朝的“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东院及西部石牌坊于清末塌毁,内部阳台式楼阁建筑形制相传是王国光任吴江知县时引进的南方建筑风格,是晋东南地区早期楼道建筑的雏形。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棋盘四院形制,形制规整,现存的“达尊堂”院落和“听泉居”院落形成“前堂后宅”格局。王国光曾作诗“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来鸟不惊”描述他在这里的晚年生活。这是达尊堂院落。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达尊堂内,重现当年待客情形。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达尊”二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麒麟上墙狮把门,斜砖墁地白粉墙”的做法尽显官居建筑的品位和气度。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听泉居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听泉”二字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仰而望山,俯而听泉”,王国光以在此可听滚水泉水声来命名此院。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听泉居院落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天官王府现有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40余处,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只是走到高处,看到不少新建筑掺杂其中,视觉效果不是很好。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出了天官府,再来炉峰院,这座三教合一的寺院因建于村南香炉峰上而得名,创建年代已不可考,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过去的岁月,这是上庄村社所在地,明清两代的“南庵晓钟”和“炉峰夕照”为上庄八景占其二。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炉峰院有高媒祠、三教堂、关帝庙及马房院四部分。因为赶时间,没有一一细看,我只转悠了第一个院落。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献殿很古旧,多拍两张。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关帝殿。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上庄村现存较为完好的院落约有40 余座,历经元、明、清、民国四代,除王氏家族兴建的官居宅院,还保存了徐氏、樊氏等家族的院落。主要街道气势宏大,旁有泉水流过。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司农第, 司农第建造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整体建筑砖木结构,共分东西两部分,为王国光任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时的住所。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其后的司徒第为王国光之堂弟,嘉靖丙午科(1546年)举人,官至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建造的府第。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院子中有株腊梅王。此株腊梅为王道当年从京城带回亲手所植(此事在《王氏家谱》和诸多清代诗集中都有明确记载),距今已有450余年树龄。腊梅王旁有雕刻精美的月台一座,为明代原物。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现存过厅及东西厢房均保护完好,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亚元府,这是王国光、杨枢、李豸、李可久、王淑陵五位进士,一起为他们的恩师王遵而修,由于五人同为进士,人们称该院为“五凤楼”。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望月楼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进士第,建造于明正德年间。是王国光侄子,是明嘉靖乙丑科(1565年)进士,官至正议大夫湖广左参政、奉诏进阶二品王淑陵的早期住所。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院落里,挂“上庄大华银行”,可能是有什么特色旅游。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王氏祠堂空余一座牌楼,巍峨耸立,祠堂已飞灰湮灭。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王氏祠堂空地边上的大户,没有挂牌,不作为景点开放。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后街这里有座民宅,说是元代的,没有开门,看不到内情。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主街后头,有大参第,是王国光侄子, 正二品湖广布政司 左参政王淑陵建造的府第。 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曾在此院小住并为王淑陵之母撰写《寿王母田淑人九十序》 。

秋之晋豫(一〇八):阳城·天官王府·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