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九二):平遥·干坑南神庙

标签:
国保单位光明菩萨琉璃砖雕明代石经幢耶输陀罗 |
分类: 京津晋蒙 |
平遥周边的干坑南神庙,是在逛了快一天的古城后来到这里的,距离入住的酒店也就几公里的路程。因为位于平遥古城以南干坑村,所以叫南神庙。原名耶输神祠,看看大门口的匾,就知道现名源相寺。这里也是国保单位。

关于南神庙的始建年代,已无准确记载,从现有资料判断最晚也应在唐代中期。山门有二天王护卫。

进门就知道该寺庙占地不大。该庙是供奉光明菩萨的寺庙,光明菩萨真名为耶输陀罗,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夫人,释迦牟尼成佛後,耶输陀罗随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随佛出家,成为佛教最早的比丘尼,被佛祖授於具足千光明菩萨。好像国内专门供奉她的寺庙还真不多,为啥这里有?

天王殿后是正殿,两厢为东西配殿、厢房和耳殿。正参观着,和这里的管理员打招呼,他听从我们是南方人,特地介绍这个寺庙的特色。

带我们重点关注东西两侧院墙上镶嵌有很多的琉璃砖雕。原以为这些是翻修寺庙建筑而取下的老琉璃不忍丢弃,经介绍才知道这被称作“棺罩”,是边上方形凸台也就是耶输陀罗的墓冢用的。

这是明代石经幢,两截棱柱体,有顶盖有间盘,柱面上刻有悉达多太子出游东西南北四门图,并有书传相配。

琉璃画中,有佛陀故事。

麒麟图


关于南神庙的始建年代,已无准确记载,从现有资料判断最晚也应在唐代中期。山门有二天王护卫。

进门就知道该寺庙占地不大。该庙是供奉光明菩萨的寺庙,光明菩萨真名为耶输陀罗,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夫人,释迦牟尼成佛後,耶输陀罗随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随佛出家,成为佛教最早的比丘尼,被佛祖授於具足千光明菩萨。好像国内专门供奉她的寺庙还真不多,为啥这里有?

天王殿后是正殿,两厢为东西配殿、厢房和耳殿。正参观着,和这里的管理员打招呼,他听从我们是南方人,特地介绍这个寺庙的特色。

带我们重点关注东西两侧院墙上镶嵌有很多的琉璃砖雕。原以为这些是翻修寺庙建筑而取下的老琉璃不忍丢弃,经介绍才知道这被称作“棺罩”,是边上方形凸台也就是耶输陀罗的墓冢用的。

这是明代石经幢,两截棱柱体,有顶盖有间盘,柱面上刻有悉达多太子出游东西南北四门图,并有书传相配。

琉璃画中,有佛陀故事。

麒麟图

耶输陀罗的墓冢。顶如轿盖,顶中间突起琉璃头,冢前方摆一块墓志石,刻有“具足千光明菩萨”横批,并书七律诗一首,年经久远,字迹已难辨认。

佛陀故事和动物。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事考·南神庙冢》载:“庙中有冢,砌以琉璃,古柏参老离奇,大至三抱,似非泛然。人传冢旧开,类穴居状,住持于晨夕焚香其中。一日入,则见一丽人凝坐梳发,大惊而出,遂封砌焉。”又载:“妃墓作方制,顶如车盖,见之肃然敬畏,四壁尽用琉璃,若王府萧墙。老柏岁久,成云霞状,是千年物,当在金、辽、五代间。

琉璃花鸟

佛陀故事,花鸟图。




佛陀故事和动物。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事考·南神庙冢》载:“庙中有冢,砌以琉璃,古柏参老离奇,大至三抱,似非泛然。人传冢旧开,类穴居状,住持于晨夕焚香其中。一日入,则见一丽人凝坐梳发,大惊而出,遂封砌焉。”又载:“妃墓作方制,顶如车盖,见之肃然敬畏,四壁尽用琉璃,若王府萧墙。老柏岁久,成云霞状,是千年物,当在金、辽、五代间。

琉璃花鸟

佛陀故事,花鸟图。



南神庙正殿主祀“具足千光明菩萨”,在俗时为迦毗罗卫国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的王妃,共同生有唯一的男孩罗怙罗。佛传罗怙罗七岁时,佛祖验证其身体诸特征,认定为自己的亲生儿子,把他引入佛门,后修成正果,被尊奉为十八罗汉之一。至于耶输夫人,佛门把她尊列二者之间的菩萨行列,这样就同时兼顾了汉民族“母以子贵”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大殿东庑为菩萨殿,供有文殊、普贤、观世音三大士,两旁分列十六罗汉。西庑是三霄殿,供奉三霄娘娘及张仙、痘神等侍列诸神。可惜这些神像现已不存,仅有正殿佛像幸存。

后院正殿为砖拱窑三间加前廊,内供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二尊者的石雕像,故名石佛殿。门没开,看不了。

明清时期,这里是释、道二教曾相继主管,且能相容共处的寺庙,在全国亦属罕见,是平遥历史上宗教文化的一大奇观。


后院正殿为砖拱窑三间加前廊,内供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二尊者的石雕像,故名石佛殿。门没开,看不了。

明清时期,这里是释、道二教曾相继主管,且能相容共处的寺庙,在全国亦属罕见,是平遥历史上宗教文化的一大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