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2020-06-10 07:07:55)
标签:

二郎庙

拱极门

栖月楼

下东门

瓮城

分类: 京津晋蒙
继续平遥古城的二郎庙,正殿对着的戏台,台内中堂上悬着“篆正乾坤”横匾。戏台前柱上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时。”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戏台的建筑看不到古老。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二郎神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的一个重要神祗,在漫长的历史源流演变中,产生了不同的二郎神,国家祭祀的李冰次子李二郎、道教正统的赵昱赵二郎与及民间传说杨二郎(杨戬)。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就是三只眼的杨戬。正殿两旁,列宿殿、元辰殿拱卫左右。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正殿后,墙上四个大字:万法归宗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第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玉皇殿居中而建,玉皇殿檐下匾额“道统诸天”,楹联“击金钟群仙聚会,敲玉鼓万神来朝”。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玉皇殿内的塑像,仿的还不错。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院中还有元君殿、东岳殿,玉皇殿两旁建三星、财神两座耳殿。二郎庙解放后归当地的小学使用。2008年对二郞庙进行了全面修缮,看过去和新建没太大的区别。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出了二郎庙,就直奔古城北面的拱极门。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志,北门称“拱极门”,有“四方归向,众人共尊”之意。这里是国三文保单位。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介绍说平遥的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几座古城墙之一。西安的去过,荆州的去过,南京的去过,临海的去过,寿县的去过,辽宁兴城的没去,还有哪里算是最完好的就不知道了。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从台阶一路上城楼。北城楼为三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平遥古城鸟瞰承“乌龟状”,而整座古城,共6个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迎熏门(俗称南门)是平遥古城龟首,是整座城池的重点,那里后面还要走到。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城楼前下方就是瓮城,就是建在城门外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北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雄伟的拱极门,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北门外,可见原地面比现如今的低。护城河已经成了摆设。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成排的敌楼,马面和女儿墙,还是很壮观。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古代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代初期的风格。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按照我的想法,走一段城墙。从北门走到东门。城墙上的路还是很宽大。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城内的建筑,大多是砖瓦房。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城墙高12米左右,平均宽3.5米,周长6.4公里。每隔50米便筑敌楼1座,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这里,还有可以一观的古建。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古城的东北角,不是旅游的重点。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东北角的角楼,有突出的部分,应该也是防御功能的一部分,特别在冷兵器时代。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楼建于城墙四角上的楼橹,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东北角这座叫“栖月楼”,应该也是近年重修的。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古城城墙上墙皮剥落、风化是个问题,看看这里正在开展的维修。这里可以看出墙体内为土筑,外用白灰包砌,顶部用青砖铺墁,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继续在城墙上南行,靠近东门。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这里有玉皇阁,清虚观的一部分。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古城的东门有二座,下东门亲翰门,另一座是上东门太和门。亲翰门没有城楼,但有瓮城,但见瓮城内建筑不少,几乎占满了空间,成了堡垒了。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古城东门内的建筑。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这里还可以再往南走到上东门。下坡可以出城墙,有门锁着。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瓮城内的房子,标着办公场所,实际上,我们是在这些楼上溜达。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仔细看,有工作人员在城门口值班,只出不进。城门上有“辉㬿”二字。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下到瓮城内,果然有“城墙抢险修缮工程项目部”的牌子,古城在老去,不得不维修。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下东门之瓮城。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下东门之城内。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下东门之外观。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走几步,就到了清虚观,这也是国保单位。这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观院门牌楼,竖于两柱,并由八字形叉柱稳固,上有乾隆三十六年题"清虚仙迹"的匾额。可惜大门紧闭,不能参观。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我心有不甘,带着伙伴们找入口,果然有门虚掩,就溜进去瞅瞅。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往前的龙虎殿是清虚观的山门,修建于元代初年,明代重修,殿下面东西廊分塑青龙、白虎二神像,骨骼雄健,怒目而视,手持戟剑,神态勇猛,体态完好,为明代作品。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壁上有青龙、白虎形象,其中白虎抽象造形颇奇特,这组塑像为元塑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秋之晋豫(九八):平遥古城(五)古城墙·亲翰门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