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2020-04-16 06:20:34)
标签:

鉴心堂

颂令箴

静怡轩

慈禧太后

霍叔碑亭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霍州署衙的参观,还是继续沿着中轴线进行。二堂的院落,有“尚贤”木牌楼。二堂东侧为客房,西侧为签押房。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木牌坊的背后,有“睦里”二字。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这时候的霍州天空,多好!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二堂,为“鉴心堂”民国时期复建,是进行案件预审调解和审理一些不便公开案件的地方。边上有明代戒石铭,出自宋太宗节录五代后蜀国主孟昶所作《颂令箴》:朕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鉴心堂内,重现州官办公升堂的摆设。如果说大堂审理强调的是“法为重”,那么二堂审理强调的则是“和为贵”,这从二堂悬挂的匾额“仁恕”“厚德”“省刑”就可以看出。这里灌输的就是“省刑爱民”的执法理念。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耳房,有历代帝王的为官圣谕展示。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其后是鸣琴轩和典册房。鸣琴轩也就是师爷房,这是师爷居住的地方。之所以起名为“鸣琴轩”,是因为古代知州治理州县被比喻作“抚琴”,把师爷住的地方叫作“鸣琴轩”,也就是希望师爷能够帮助知州把治理州民的琴瑟弹奏得更悠扬更动听。师爷的俸禄不是国家发放的,而是知州从自己的各种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发放。所以师爷与知州的关系是宾客与主子的关系。典册房也就是保存各种法典与各类衙署公文的地方,它的职能类似于现在的机要室,但还兼有部分专业图书馆的职能。所以尽管从古至今典册房都是很冷清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典册房内摆设。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鸣琴轩的摆设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在古代,师爷的正规名称是幕友,又称幕宾、西席,他是受地方长官聘请,帮助处理各种事务的无官职辅助人员。虽然他们的选择有着一定的等级标准,但作为幕友,他们不能公开“升堂”,不能进签押房,甚至不能上正衙,所以才被称作“入幕之宾”。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知州一家单户独住的内宅院。按照一般的常理,内宅是知州与内眷子女居住的私密之所,是不允许旁人进去的,内宅小院大门上的这副楹联:“事出于公诸君何妨至室;吏本非俗我辈还须慎微”,可以看出,古代的州官们对于私人居所与公家事务这一对矛盾把握得还是很好的,并不是绝对的去搞“私宅不办公事”这样的“一刀切”。“宵旰堂”据说是为了表明知州们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一心一意为朝廷和老百姓办理事务的勤苦用心。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知州宅内东为卧室,西为书房,中为客厅,它的摆设也同一般古代家庭没有太大区别,也是卧床、衣柜、供案、方桌、椅子、花瓶、书画等日常及文化用品。只是卧室中摆放了一张平常人家不常有的琴桌,知州夫人与陪侍丫鬟不忙时在此下下围棋、弹弹曲子。书房中除了摆放书柜外,墙上还悬挂着一把古剑,显示出知州大人不仅爱习文,而且也尚武。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知州的内宅院实际上就是一间正房两间厢房。东边的厢房为“公子房”,是知州的儿子平常学习和居住的地方。西边厢房为“小姐房”,是知州的女儿平常学习和居住的地方。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别院中间的高大房屋为锦汇轩,这是古代署衙职官们举行会议的地方。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静怡轩院也叫同知宅,是过去同知居住的宅院。同知是州署中协助知州主管钱粮税赋等社会发展事务的官员,古代的州级官员配置,实行的是一正两副,一名知州为主官,还有两名副手,一是同知,另一名为州判。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现在的静怡轩院已部署为古代署衙职官真品馆。所展示的真品都是古代各级衙署官吏实际使用过的真实物品。这是六柱百龙床。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多宝阁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西书房。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清光绪八年十二月,慈禧太后西逃西安路经霍州署下榻之处。门口的“岁岁平安”石碑,是慈禧御笔,里面有她的塑像重现。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回到大堂前,其东边是吏、礼、户,西边是刑、兵、工。对应着中央政权的六部。明清时期的衙门机关还算不多。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每个房间,都有相关对应的物品。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后侧,还有原先衙门内石马、石槽、石狮的遗存。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回到大堂前,中路两旁还有一些轿子停放。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在甬道东侧墙下立有很多石碑,还有一个碑亭叫做“霍叔碑亭”,清乾隆三年立。周武王封他的同母弟弟,就是周文王第六子姬处于霍地,建立了霍国。霍叔也就成了霍姓之祖。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中间的甬道有一米多高,像我这样已经不年轻了,一下是上不去的。

秋之晋豫(六九):霍州·霍州州署·下

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