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六八):霍州·霍州州署·上

标签:
谯楼仪门亲民堂曹端廉政文化 |
分类: 京津晋蒙 |
在霍州住了两晚,临走前才参观市内的几处国保单位,首先到霍州署,这是第四批国保单位,其创建年代不详,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建置较完整的州级古代署衙。早饭后来到这里,还未见其他游客。门口牌坊有“古霍名郡”。牌坊后的谯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州荡克宽建。门洞上楣书“振辰”二字,源出《论语》。1985年塌毁,1990年复修。

验票入门,真正参观从这里开始。介绍说中国古代衙门建筑中有四大经典的代表,他们分别是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府、山西霍州署衙、河南内乡县衙,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地级和县级。河南南阳的衙门去过,这里应该和他同级。


验票入门,真正参观从这里开始。介绍说中国古代衙门建筑中有四大经典的代表,他们分别是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府、山西霍州署衙、河南内乡县衙,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地级和县级。河南南阳的衙门去过,这里应该和他同级。

“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衙门前的告示,历朝历代大都适用。仪门,是明代建筑。仪门东便门为“人门”,人们通常出入之门。西侧便门为“鬼门”,古代为死刑犯出入之门。

仪门,保留的砖墙上还有近代的标语痕迹。一副长对联字数可以跟上昆明的大观楼了。

漆黑的门神塑像,很是威武。


仪门,保留的砖墙上还有近代的标语痕迹。一副长对联字数可以跟上昆明的大观楼了。

漆黑的门神塑像,很是威武。

中轴线上建筑依次排列,仪门后有甬道、戒石亭、大堂等建筑。甬道高处两旁的平地许多。古时衙役站立两旁,迎送各级官员的礼仪之道。

戒石亭也是明代的,正面为“天下为公”。原石碑南刻“公生明”,北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虚,上天难欺”。用以告诫官吏,永铭不忘。现在都是重刻的。

背面书“清慎勤”,这在许多衙门都一样。

据明嘉靖三十七年《霍州志》记载,元代州署已具一定规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建筑全部塌毁。次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毁于火灾,唯大堂幸存。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后代又屡有增补修葺,现存建筑大堂为元代原构。

大约,真正的国保就是这个大堂,元大德八年监州失刺不花同知州李伯渊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看到上书的“亲民堂”,不禁哑然。封建社会,从外面进来,层层关卡,还好意思说亲民。



背面书“清慎勤”,这在许多衙门都一样。

据明嘉靖三十七年《霍州志》记载,元代州署已具一定规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建筑全部塌毁。次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毁于火灾,唯大堂幸存。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后代又屡有增补修葺,现存建筑大堂为元代原构。

大约,真正的国保就是这个大堂,元大德八年监州失刺不花同知州李伯渊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看到上书的“亲民堂”,不禁哑然。封建社会,从外面进来,层层关卡,还好意思说亲民。

大堂前东西两侧,回廊式,硬山顶建筑,两边各17间,归六房占用,明嘉靖三年(1524)知州宇文镛建。回头再参观。前建有月台,月台现存唐代石狮、石虎各一对。

大堂前建有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的卷棚悬山式抱厦。


大堂前建有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的卷棚悬山式抱厦。

大堂堂内梁架为前后乳袱用四柱,前檐开敞,后檐明间辟板门,两山设较小墙门可通左右厢房。柱头上施大额枋,斗栱五铺作。

威严的大堂,在各类电视剧里都可以看到。

大堂的唐代原告石、被告石,石头才可以保留到现在。大人在上,小人跪地候审。


“正大光明”、“克己奉公”、“执法如山”,至今都很适用。


威严的大堂,在各类电视剧里都可以看到。

大堂的唐代原告石、被告石,石头才可以保留到现在。大人在上,小人跪地候审。


“正大光明”、“克己奉公”、“执法如山”,至今都很适用。

大堂东侧建有议事厅,西侧建有刑庭,里面重现清代衙门议事情景。


从这里进入二堂、内宅。


霍州署衙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他叫曹端。明永乐初年,曹端在霍州署衙担任学正。他作为九品官却著书甚丰,主要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孝经〉述解》和《四书详说》等10余种。后世学者推崇他承接宋代理学,堪称明初之冠。而最有影响的是,著名的官箴“公生明,廉生威”就是由他的话派生出来的。

从这里进入二堂、内宅。

东侧,原是静怡轩,现在题“得所轩”,作为霍州廉政文化馆和曹端文化研究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