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2020-03-18 06:42:32)
标签:

神林

掬土成陵

涝河

国祖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这天,最主要的参观点就是临汾的尧陵。从浮山老君洞到这里已经是10点三刻了。尧,中国古代传说的三皇五帝之一,著名的圣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因定都平阳创立最早中国  ,被誉为“国祖”。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根据现在的考古,襄汾的陶寺遗址就是帝尧时代的,是否是国都还需要考证。进入尧陵大门,就是这样的新修大路,山峦起伏,河水弯弯。一座汉代的宫阙修在河道边。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这条黄色的河就是涝河,过尧帝陵不远就和洰河合流,到了临汾汇入汾河。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坍塌的山体,感觉还是黄土的自然流失。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来到尧陵前,红色调的赤龙璧立在山坡前。中间一腾云喷水赤龙,两边是战国魏的《竹书纪年》、北宋《太平御览》有关帝尧出生的记载。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正对着山门的,有祭台和牌坊。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四海同宗”牌坊,坊前獬豸作护卫。看道路这么平坦,修建时间应该没几年。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唐尧桥,新景观。可见陵丘及周边古柏茂盛,世称“神林”。传说帝尧驾崩后,民众万分悲痛,送葬之日,人们掬土成陵。尧陵当中祠宇始建年代不详,相传唐时重修尧庙,同修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这样的涝河水,黄得赛过黄河。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桥端,一对汉白玉华表。介绍还说原先此处没有这个桥,大门出来直接就是悬崖,下面就是涝河河岸。按照古代的规矩,平常这个大门是不开的,只有在庙会或者是祭祀时才会打开供前来祭祀的人们通行,平常有人来只能走两侧的侧门。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尧陵延续了传说中帝尧文化的文脉。陵前的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辽东曾驻跸于此,在这里拜谒尧陵,可见在此之前已有了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汉白玉的华表,应该是近几年的作品。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国保碑、省保碑分立左右。彩门下的对联:三皇五帝陵居首,百世千秋泽流长。“尧帝陵”由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山门的背后是戏台,雕梁画栋,色彩鲜艳。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进门后为一宽阔的广场,广场正中有木牌楼一座,牌楼为单间二柱门楼,楼顶为歇山式简瓦顶,檐下斗拱五挑,出檐深远,甚是雄伟壮观。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坊上前书“平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过去此处为下马坊,文武官员晋谒尧帝陵寝时,至此均须下马落轿。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牌坊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牌坊整体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全部是使用木质卯榫架构组成。一般帝王陵寝前牌坊的层数都为5层或者7层,但是尧陵前这座绝无仅有的牌坊层数是11层,足见修建是牌坊设计者对帝尧的尊崇。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木牌坊左右两侧各为两座两层建筑,分别是祭祀时看戏的东西看楼及东西神库神厨,北侧则是尧陵祠宇中最重要的献殿。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献殿西墙最上方嵌“辨是”二字,下面碣石记载的是嘉靖十八年时祠宇沿革。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东墙最上方嵌“禅幽”二字,下面一块明代嘉靖十八年的碣石为“祀朱辨”,专为尧的儿子丹朱辩护。传说尧传位于舜并非本意,而是丹朱让贤,在尧选贤之际,出游而给舜留下取代机会。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是一排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据说这里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新旧碑并立。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两旁又有华表。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原本以为这里还有路可以上去,找不到。这一株古柏,苍劲旋结,已有数百年历史,传为金元之物。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只能沿阶梯两旁下来。殿后山体陵丘,它高50米,周300米,为三皇五帝陵墓最大,封土堆古柏葱茂,世称"神林"。当地传说,葬尧时人们掬土成山成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碑廊下石阶两旁,东西各有一院:雍熙堂和昭明堂中分别塑舜、禹及各大臣像。娥英祠和丹朱祠中塑娥皇女英及丹朱坐像。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感觉都是新修的殿堂、塑像,也就没有一一拍照。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角楼还成了钟鼓楼。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周边溜达一下,就一会回程了。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秋之晋豫(五〇):临汾·尧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