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2020-03-08 06:32:59)
标签:

七星坡

乐楼

鼓楼

城隍庙

钟楼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绛州三楼系指钟楼、鼓楼、乐楼,县城西部高垣之上。实际上就位于前一天看的绛守居园池边上,我们开车绕过这里,就看到高高在上的大楼,这样的形制没近距离观察就走了,太不值得了。所以这才是回来新绛的最主要目的。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走在七星坡,因坡中嵌有北斗七星而得名。坡面皆由条形青石铺就,与底部坐南面北的乐楼相对。顶端西侧高耸“涵远”、“振昕”的鼓楼同南面“醒世”、“赐福”的钟楼遥作互应之势。坡头可俯视古城全貌,甚是壮观。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乐楼,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明代遗构。因年久塌圮,1983年予以抢救性维修。乐楼座南面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檐插廊,明间宽大,并出抱厦一间,屋顶当心间凸起,犹如阁楼形制,据传上下可以同台唱戏。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屋顶为硬山筒瓦顶。楼北面有逐阶增高的石砌七星坡,坡顶上有城隍庙,此乐楼为酬神演戏之戏台,又是城内过年过节戏曲活动的主要场所,台前坡道宽广呈倾斜状,观众可以就势观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挡。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鼓楼雄居衙坡之上,始建于元至正年间,现为明代三重檐歇山顶建筑。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曾修葺。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这样的鼓楼,等于是城门楼,门额上有涵远二字。这是原先绛州最高的建筑。鼓楼坐北朝南,台基高耸,东西拱券门洞。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这样看,鼓楼和后面的钟楼,在一个镜头里了。因为地势,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钟鼓楼不在一条线上。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突然看到城隍庙牌楼,这么新就知道不是原物。整个绛州城隍庙原建于明洪武年间,历有修葺。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现存建筑是2011年当地对照清光绪版《直隶绛州志》中的建筑图,在其原址上复建的。走到门口,就不再进门参观了。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雨下个不停,绕到鼓楼的东侧,有门上锁,无法上楼参观。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东券门上,有“振昕”二字。楼身基座东侧嵌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创建重修鼓楼纪略》、《重修鼓楼》碑石2通。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楼底走几步,坡度不小,再走就到七星坡了。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回头,绛州大堂就在一侧,前一天要去没去得的地方,今天照样进不去。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奉公”牌坊,新建。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很有气势的鼓楼,当年也是为在此上班的官员助威。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走几步,就看到钟楼了。可惜也是大门紧闭。钟楼始建于北宋乾德元年(963年),现为明代遗构,内悬金天德三年(1151年)铸造的万斤铁钟。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该楼地势高峻,台基耸立,为正方形,楼身四面设有券洞门,嵌有四副石刻楹联,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剪边琉璃瓦饰。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雨下的不小,走几步鞋子已经潮了。楼身楹联。东面:登临更觉青春遍,考击刚逢紫气来。(声闻未白);西面:金声似与清商约;画阁如偕爽籁高。(晨随爽气);南面:响传远近晨兼夜,向绝炎蒸夏亦秋。(薰风振响);北面:陶令窗前惊乍醒,元龙卧处报频仍。(韵彻天枢)。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三楼参观后,就准备离开,这样的地面、门洞、城墙,应该都是近年重建的。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绛州的门,就算仿古建筑了。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走在贡院街上,倒感觉比较真实。
秋之晋豫(四五):新绛·绛州三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