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2020-02-29 06:35:50)
标签:

涑水先生

余庆禅寺

温公祠堂

杏花碑

司马沂墓碑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离开运城舜帝陵,就直奔31公里外的夏县司马光墓,午餐就在路过的关公机场北的陶村镇解决。一路的省道、乡道路况还行。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名的《资治通鉴》就是他编撰的,死后赠封为温国公。先来一张司马温公祠的照片,实际上这里成了出口,1988年的国家文保碑就在门边的墙上。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司马光的故乡当时叫陕州夏县涑水乡,所以他被称为涑水先生,这里的涑水书院就顺理成章了。我们先从东边这书院开始参观。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书院的展示比较初级,大约适合学生。我们没作太多停留,继续下一个院落。说起司马光,最著名的应该是他小时候的故事”司马光砸缸”。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接着的是余庆禅寺,这座寺庙为司马光祖坟的香火院,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是司马光奏请守护祖茔而建的。而不是有些资料说的专门为司马光,这从他的生卒年份(1019——1086)也可以证明。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保存在寺院的后边。元丰八年(1085年)敕赐“余庆禅院”额。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侧殿,一座刻满佛像的北魏石碑,显得孤零零,画像展示佛陀事迹。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后面还有一座小的佛像石碑。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佛殿,宋代建筑,前有廊柱,单檐悬山顶,显得古朴大方。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乾隆二十九年的“别有天地”匾。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进入殿内,果然别有天地。释迦、燃灯、弥勒三尊大佛,佛像端庄凝重,塑工细腻,不愧为宋代的佳作之一。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佛像的两侧有二胁侍、二金刚,沿山墙两侧塑有十六罗汉。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可惜,十六罗汉已经残破不堪,头部更是不见踪影。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佛殿的后侧图。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在大殿后部,还有宋碑五通,明清碑10多通。这些碑文,详细记载了余庆禅寺的历史。雨中路滑,就没有上前。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往西,是温公祠堂,这面是通往原本进出祠堂的大门。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杏花碑厅创建于金皇统九年(1148),也称文公神道碑堂。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司马光逝世后的第二年,为彰显其功德,哲宗皇帝篆额“忠精粹德之碑”六个字,钦令大学士苏轼撰文并书丹碑文,玉册官臣王蟠奉旨摹刻。由于政见的不同,司马光其人、其碑也祸福相伴。司马光逝世8年后,章、蔡等人诬陷司马光,哲宗皇帝听信其言,命令将他所定、所题,苏轼撰文并书丹的神道碑被毁。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1148年,适新任县令王庭直(今安徽寿县人,皇统八年为夏县县令,政绩可观)拜谒司马温公祠,见废墟处长一杏花树,高丈余,树冠如伞,枝繁叶茂,实为奇观。联想前事,他想这是不是神道碑显灵?就命人掘挖,得断碑4段于泥土中。之后王县令将断碑,仍依原拓片文字重新篆刻,连同额、跋共6石立之,故名叫“杏花碑”。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现立于司马温公祠右侧的“忠精粹德之碑”,系1523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朱实昌仿原碑复立的。据《修复司马光碑祠记》述:朱御史巡按河东,拜谒司马温公墓,立志复修“忠精粹德之碑”。乃命访石绛于稷山,获一巨石,紫润似玉,长溢二丈,厚二尺五寸,阔丈余,百牛难移也。就利用严冬季节泼水结冰为道,人推牛拉杠撬,硬是从200余里之外运抵夏县,重仿宋时原碑式样雕刻立之。明碑高7.33米,龟趺、碑首为宋代的原物。初建碑楼为木结构三层,1872年改建为砖结构。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温公祠堂建于金皇统九年(1149年)。面阔五间,增建于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县令李遵堂扩建。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祠堂内,司马池、司马旦、司马光、司马康、司马朴五人的像,按辈分排列,左右对称,主次分明。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司马池是司马光父亲、司马旦是兄长、司马康是过继的儿子、司马朴是司马旦的孙子。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西面,就是陵墓区.这里的大门没有对游客开。墓道有石像生。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新盖的碑亭下,是司马沂墓碑。司马沂是司马光从父,也就是叔父,生前未仕。司马沂的墓碑是由王安石撰写墓表。这其实揭示了一个事实,王安石和司马光原本是相交颇深的挚友,后来因为二人的党争之变,司马沂墓表也没有收录入《王荆公文集》,惟有石碑尚在,弥补史书的缺憾。 司马沂墓碑为雷简夫书丹,此碑被誉为文书并茂。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再过来是司马谘墓碑。司马谘司马光从父兄,伯父,28岁英年早逝。司马光为其著表。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墓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司马光祖族多人都葬于此处,明、清及民国曾多次修葺。墓前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猪、石羊等二十多件石雕。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司马氏家族墓地,祖茔为晋征东大将军司马阳起,累世至宋。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父、兄及同族均葬于此。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这被游人踏出走道的小土包就是司马光墓。北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司马光薨于相位,第二年归葬祖茔,落叶归根。

秋之晋豫(四〇):夏县·司马光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