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2020-02-28 06:45:52)
标签:

海光楼

奏衍楼

宝应灵庆公

三大殿

盐池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参观解州关帝庙后,已经傍晚时分了,进到运城市区到入住酒店正好赶上下班,这市中心也是一样的堵。这是这回进到山西第一次到地级市,酒店靠着妇幼保健院,周边吃饭的店在不远处还比较方便。第二天开始有雨了,盐池庙是来市内的第一个目标。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车停大路的对面,商业楼盘好像新建没有营业。盐池庙围墙外的国保碑,把市保碑,省保碑压到后面去了。说到运城名称,就来自这里的盐池,盐运之城嘛。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进入砖券结构的“乾门”,进入盐池神庙,其得名来自它的位置。上有砖刻“鹤境云衢”四字系清代咸丰帝六弟奕忻所书。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马上就是三大殿,说明其正门不在这里,我们从背后而入。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殿前的石狮子很有特色,这是相戏的两只。三大殿西面,是玉树青霞道院,现在看得很新,它建于清道光十四年至十七年(1834-1837)间,重修池神庙时新增道院。近代1929年6月29日,军阀阎锡山、冯玉祥在此院“密谋倒蒋”。1930年5月1日,阎冯联合发表讨蒋檄文,并郑重宣布从即日起正式向蒋介石宣战。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盐池神庙始建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年)。史载唐代宗李豫赐运城盐池为“宝应灵庆池”,钦定在盐池建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列入国家祀典。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三大殿始建于唐代大历十二年(777),各代均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为明嘉靖十四年遗构,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由灵庆公神祠、雨师太阳神祠、条山风洞神祠组成,为盐池神庙主殿,殿内分别供奉着青铜铸造的池神、太阳神、风神三尊神像。体现了盐池生产与太阳、风的自然关系。三大殿横轴排列,并列尊位,比肩为邻,错落有致,在中国古代庙宇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殿前西侧,立元代《大元敕赐重修盐池神庙之碑》,曾断而修复,字迹有缺。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先进入三大殿参观。西面为条山风洞神。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里面的神像感觉很新。古时制盐主要是靠大自然的力量来完成的,也就是要靠自然的日晒、水量蒸发和风吹,才能形成盐的结晶,在当地就流传着“南风起,盐始生”的说法。中条山位于盐池之南,所以有条山风洞神。中条山是生风之源,没有中条山便没有老南风;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中殿灵庆公神。盐池有神的历史是很久远的。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由于阴雨连绵,成为灾害,盐池生产受到很大损失,当时兼任河东租庸盐铁侍御史的崔陲时,祝祷天佑。后来,果然天晴了,而且,盐池里竟然“红盐自生,盈掬倾筐,或茧或栗,形攒伏虎,色沏丹砂,灵贶休徵,古未有之。”于是,遂诏赐池名曰“宝应灵庆”,新建池神庙于卧云岗上,封池神为“灵庆公”。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东殿日神。太阳提供晒盐的能量控制成盐的温度,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建立于卧云岗的池神庙是中国唯一因池设庙的地方,盐池是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北宋时盐池税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难怪历代有三十九位皇帝前来拜谒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殿前东侧,立嘉靖十四(1535)年《河东运司重修盐池神庙记》,字迹清楚。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唐代宗诏封运城盐池为“宝应灵庆池”,又封盐池之神为“宝应灵庆公”,宋徽宗崇宁四(1105)封池之神,东曰资宝公,西曰惠康公;宋大观二年(1108 年)又将东、西二池神进爵为王。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赐庙号“宏济”,大德二年(1299年)加神号“广济”“永泽”,明洪武初年正号盐号灵佑。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位于主殿东南侧东官厅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其用途为祭祀前各级官员休息等候之处。对面的西商厅同时建,其用途为祭祀前盐商静候佳时,虔诚等候所处之地。同样建于台上,照例也有围栏。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三大殿正对的是奏衍楼,它始建于元代至正十年(1350)之前,原为乐楼,灰陶卷棚顶,以后各代均有增修。清康熙年间更名为“奏衍楼”。此戏台为“连三戏台”的形制,全国仅存此一处。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每年在池神庙举办庙会,为盐工、盐商的节日,庙会时盐商会请戏班酬神演戏。农历二月初一意为铲盐开工前祈望神灵保佑丰年。八月十五铲盐结束时,酬神感谢神灵赐福。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两侧的八字墙有福寿的标识。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上到戏台看看,这么宽大,正对着三神庙,合适。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奏衍楼下,一个孔道,连接前后。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这个院落,原为中门,始建于元代,面宽五间,内置历代石碑数十通。解放前毁于战火,现仅存柱础,石碑露天。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这么多,有密集恐惧症,就不一一拍摄了。这些碑碣记载了河东盐池的幅员、盐法、渠堰、运销、引目、课额、盐政及历代修缮池神庙经过,还有文人学士谒庙、游览时所留下的诗赋刻石等内容。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碑林一侧地上,散落着不少的底座构件。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迎熏风”门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前方,对着盐池的方向,是海光楼。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海光楼西,有重修池神庙碑。上有碑额:鐘靈毓秀,还有 对联:功德傳千秋不止條山開啟  , 恩澤及萬代只惟鹺海定晴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海光楼创建于明洪武年间 , 是盐池神庙的山门楼阁。毁于公元1947年,那是三打运城时,公元2003年在原址上复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二层,重檐歇山顶。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原来祭拜盐池神是从这里进去的,这样的山门阁算是高大。这天我们来的早,这里的工人正在大扫除。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海光楼有联:东海栽玉树 西池开银花。东侧的石碑两通,左:明正德十三年立《新修河东盐池筑门垣碑记》。右:《盐池虎异记碑》,碑文记载了明代嘉靖11年11月,一只老虎在池神庙出现的异常故事。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海光楼前旌表:常平乃关壮缪故里辖其民也理应忠心报国 解池本包孝肃旧制治此盬者首当铁面无私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一个人上楼,楼上没有打扫,都是尘土。空荡荡的,没啥看头。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门,可以到外廊走一遭。这是北面。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绕楼一周。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这边是西南侧,天气不好,看不到盐池,更何况中条山了。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这是西北侧。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海光楼因为是现代重建的,感觉做工比较粗。

秋之晋豫(三七):运城·盐池神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