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夏(五四):平阴·翠屏山多佛塔·永济桥

标签:
旅游玫瑰镇玉皇阁东阿古城浪溪桥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离开鱼山,本来只有2公里的永济桥可望不可即,绕路结果还得沿黄河北上,走平阴大桥,多了几十公里。这样只得先去翠屏山观看山上的国保多佛塔。

现场正在施工,好在可以参观。说永济桥,先说说它所在的东阿镇。从1947年东阿县城迁至铜城,也就是现在的聊城市东阿县之前,这里一直是老东阿县的县城。而老东阿县城的历史,就更为悠远了——它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谷邑、春秋时期的谷城。

翠屏山既有自然景观、也有文物古迹,1985年济南市将翠屏山列入了市八大风景旅游区之一。山的这边有小路上去,不见其他人。

有点荒山野岭的味道。

一路上行,烈日当空。



山的这一侧,有唐代宝峰寺遗址,因为没有事先做攻略,没有走前山,直接到后山了。

还得一路上行。



密林深处,就是翠屏山颠的宝峰,终于看到多佛塔了。

走到近前,发现这里修饰一新,顿时心里凉了一下。岁月的印记被翻新了。

石砌的围墙、门楼,门洞里有两位老者把守,可能是一对夫妻。进门需要购票。

国保当前,掏腰包吧。进门也没有惊喜,介绍说塔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重修。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20米。


有点荒山野岭的味道。

一路上行,烈日当空。



山的这一侧,有唐代宝峰寺遗址,因为没有事先做攻略,没有走前山,直接到后山了。

还得一路上行。



密林深处,就是翠屏山颠的宝峰,终于看到多佛塔了。

走到近前,发现这里修饰一新,顿时心里凉了一下。岁月的印记被翻新了。

石砌的围墙、门楼,门洞里有两位老者把守,可能是一对夫妻。进门需要购票。

国保当前,掏腰包吧。进门也没有惊喜,介绍说塔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重修。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20米。

小院正中还建有玉皇阁,该阁内的建筑独具风格,首先阁下层辟着石砌券门,上层还顶有三角形雉堞式建筑,风格奇异。那么新,不得不摇头。

还是重点看塔,每层四周都开辟佛龛,龛内均有佛像,尽管年久风雨沧桑,但佛像大体还安然无恙。


玉皇阁内。佛塔与道家玉皇阁在同一庙院里,少有。现在这里也没有出家人,只有看护者。
还是重点看塔,每层四周都开辟佛龛,龛内均有佛像,尽管年久风雨沧桑,但佛像大体还安然无恙。

明代重建后的多佛塔,不但大量沿用了原塔的佛雕,整个造型也都保持了唐代佛塔的造型风格。当年施工,从嘉靖元年(1522)五月至嘉靖六年(1527)三月,历时五年。


1980年再次重修,现在看到的应该是刚刚又修的。



1980年再次重修,现在看到的应该是刚刚又修的。

来这里是参观坐落在东阿镇浪溪河上的永济桥,它是济南市现存跨度最大的古石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场正在施工,好在可以参观。说永济桥,先说说它所在的东阿镇。从1947年东阿县城迁至铜城,也就是现在的聊城市东阿县之前,这里一直是老东阿县的县城。而老东阿县城的历史,就更为悠远了——它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谷邑、春秋时期的谷城。

老东阿城以浪溪河永济桥为中心,浪溪河将老县城分为东西两城。永济桥横跨浪溪河上,桥上可通行车马和行人,在古代属大型石桥,成为连接东西城的唯一通道,也是通往其他城市的主要干道。东西向的永济桥,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雄伟壮丽,古今驰名。

得到施工工人的允许,跨过围栏,上到桥体。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浪溪桥应当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改建,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桥高稍减。现存永济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是明万历年间所建,全部用当地青石砌筑。



得到施工工人的允许,跨过围栏,上到桥体。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浪溪桥应当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改建,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桥高稍减。现存永济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是明万历年间所建,全部用当地青石砌筑。

桥面十分平坦,也用大型青石板铺成,现在,桥面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照人。大桥桥面的两侧各有对称的石栏板15块,石栏板上用浅浮雕手法雕刻了精美的各种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每块石栏板下留有一对流水孔,这样可使桥上的积水能迅速流出。

石栏板与石栏板之间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桥两侧中部石望柱的柱头上,还雕有七对石狮和一对石猴。石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各异,有立有坐,
有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爱的雌狮, 有的表情活泼可爱,有的则庄重威严,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还有双掌抱球的石狮。

因为堤岸维修,原本位于水下的石雕镇水兽出现了。而且只有这边有,对岸并无发现。我这回来,算是有眼福。

底下的镇水兽和岸上的狮子头正好在同一位置,上下对应。


因为堤岸维修,原本位于水下的石雕镇水兽出现了。而且只有这边有,对岸并无发现。我这回来,算是有眼福。

底下的镇水兽和岸上的狮子头正好在同一位置,上下对应。

浪溪河横穿古东阿县城,当地人都习惯称浪溪河为“九泉之水”。浪溪河全长26公里,穿城而过,最后注入黄河。在过去,“狼溪春水”曾为古东阿八景之一。

在桥东第五根石柱头上,雕刻着的一对石猴是很特殊的,南侧柱头的石猴为坐姿公猴,北侧柱头的石猴则为单腿跪姿母猴,可惜的是,石猴的头和四肢已残缺。


在桥东第五根石柱头上,雕刻着的一对石猴是很特殊的,南侧柱头的石猴为坐姿公猴,北侧柱头的石猴则为单腿跪姿母猴,可惜的是,石猴的头和四肢已残缺。

出于对这些石狮石猴的喜爱,当地人还把这座大石桥的石刻编成歌谣传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这些石雕,工艺精细,狮、猴形象逼真,大小适宜,是明代石雕中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