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2019-11-21 06:51:16)
标签:

东汉

石阙

黄易

汉画石

武斑碑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嘉祥的武氏祠全称是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因为陈总临时决定当天要回家,买了济宁到上海的机票,而济宁机场就在嘉祥,武氏祠正好就在机场附近,所以这里放在了最后。来这里也没见到其他人,只有我一人需要购票入门。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武氏祠是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三孔”“故宫”等地位相当。武氏祠汉画像石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嘉祥武氏祠,是东汉晚期官绅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砌祠堂,以其满布精美石刻画像而闻名于世。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人开始注意并研究它,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都有记载。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进入第一展厅阙室,这里有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原本这些在空地上,是墓地前的陈设物。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武氏阙,为武氏祠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为重檐四阿顶複体 石阙,即由母阙和子阙构成,通高4.3米。基座、阙身、栌斗多处刻画图像、纹样,并有题刻文字。图像有人物楼阁、车骑出行、历史故事、神仙灵瑞、铺首等。其雕刻技法与艺术风格与武梁祠画像基本一致。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一对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巨口膛目,昂首顾盼,浑朴端庄,形态生动。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千百年沧海桑田,武氏祠埋没于黄河泛滥后的地底。到了清乾隆五十一年,金石学家黄易官济宁同知,从武家林旧地雇工挖掘出武班碑和一对汉代石阙、一对汉狮。湮没已久的武氏祠石刻终于又重见天日。黄易主持在当地修建了保管室,妥善收藏陈列此次重新发现的武氏祠石刻,以及后续寻访到的石刻。这是清代的武氏石室碑。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西阙外侧面。双阙侧面上是门吏以及四神形象,司职守护之责。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西阙:母阙第一图,是孔子见老子。子阙第一图是朱雀和玄武。主阙上方为双层庑殿式阙顶,阙楼为斗式独石,楼檐上雕刻出屋脊、瓦陇。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西阙内侧面(手机拍)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手机拍的西阙图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栌斗和阙顶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两阙之间有门槛,还有一个突出地面的是门橛,这些都是止车骑的。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东阙内侧面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东阙,一样是神仙灵异、车马人物与历史故事。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从阙铭知道,石阙和石狮子都是同时造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即公元147年,距今1872年了。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两石碑。武氏祠旧称武梁祠,但其并不是武梁一人的祠堂,而是包括四个石室在内的武氏家族祠堂。赵明诚在其《金石录》中就记录有武氏祠里石阙上的铭文以及武梁、武开明武斑三人之碑。武梁、武开明两碑已经遗失,这里存的是武斑碑。武斑,武开明之子,做过敦煌长史,死时才25岁。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这里还存一无字碑,当是东汉时遗存。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后一展室里陈列的武氏祠画像石,为武氏墓前几座石祠的构件。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看到东侧室有汉画石,先到这边参观。汉画像石太多了,多到堆得廊檐下、山墙根到处都是。当某些地方把一块乾隆年的石碑,里面一个玻璃罩子,外面一个石头亭子,过度保护起来的时候,这些两千年前的艺术作品就这样堆放在院子里。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一块出土于高庙村的隋碑刻于开皇三年,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隋碑。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更多的是出行图、宴客图。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孔子见老子图,有30多位人物,孔子、老子、颜回有题记。下图是车马出行图。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居然还有黄庭坚手书的苏东坡的《赤壁怀古》碑刻。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明朝万历年间由嘉祥知县田可贡、典吏李蓁在县城麟游门外立了获麟处碑,上面刻有田可贡亲书的“获麟处”。
山东之夏(三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