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夏(三六):嘉祥·宗圣庙(曾庙)

标签:
万历碑亭乾隆御碑亭宗圣殿三省堂莱芜侯祠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从嘉祥青山庙到曾庙,距离不是太远。午后1点40分,我们就来到这里。大门的牌坊写的“宗圣庙”,这是历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左右还有二座石坊,均为四柱三楹石质建筑。东坊上书:三省自治,这里应该来自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西侧是“一贯心传”。

曾庙是嘉祥几处国保单位之一。曾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但是不是在这里就说不清了,但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元)重建的曾庙确认此处,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展、东西庑、戟门各三间。


相传曾参16岁时拜孔子为师,自幼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继承人和传播者,因而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万历碑亭。明万历七年(1579年)扩修曾庙,曾子六十二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承业树碑建亭。60年代中碑亭被毁。2003年11月,香港曾宪梓捐资按原貌修复。


曾庙是嘉祥几处国保单位之一。曾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但是不是在这里就说不清了,但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元)重建的曾庙确认此处,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展、东西庑、戟门各三间。

进门需要购票。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扩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庆年间,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曾承业奏请重修,这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

曾子,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吉祥字组画:孝字组成的曾子。
南武城在哪里?一说为山东嘉祥县,一说为平邑县郑城镇,两边都在争,也都有古迹,咱就说不清了。涌泉井,乾隆四十九年曾子第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毓墫为纪念曾子“事亲致孝”而建。

相传曾参16岁时拜孔子为师,自幼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继承人和传播者,因而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万历碑亭。明万历七年(1579年)扩修曾庙,曾子六十二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承业树碑建亭。60年代中碑亭被毁。2003年11月,香港曾宪梓捐资按原貌修复。

戟门前,石碑甚多。

细看,都是明清时期的,都是断了三四截经过加固。顶部都有龙头。


宗圣门内为第一进院落。院两侧“景圣门”和“育英门”东西相对。

戟门是曾庙的二门,建筑形式与宗圣门相同。古代,宗圣门、戟门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迎神时开启,平时前往曾庙竭拜的官员人等只能从景圣门、育英门及戟门两侧的角门出入。戟门楹联: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咸承阙训,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细看,都是明清时期的,都是断了三四截经过加固。顶部都有龙头。


宗圣门内为第一进院落。院两侧“景圣门”和“育英门”东西相对。

戟门是曾庙的二门,建筑形式与宗圣门相同。古代,宗圣门、戟门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迎神时开启,平时前往曾庙竭拜的官员人等只能从景圣门、育英门及戟门两侧的角门出入。戟门楹联: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咸承阙训,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进了戟门,就是乾隆御碑亭,它位于宗圣殿正前方。乾隆十三年,清高宗御书“宗圣曾子”赞,派官员到曾庙祭曾立石。碑亭为重檐攒尖式,覆黄瓦,七踩斗拱,堂皇富丽,1966年遭破坏。2003年,由曾宪梓博士捐资修复。

乾隆御碑刻板立于亭前,方便游客。


乾隆御碑刻板立于亭前,方便游客。

宗圣殿是曾庙的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七间,重檐九脊歇山式,高15.35米。大殿飞檐挑角,雕梁画栋,下檬三踩斗拱,上檬五踩斗拱,宏大华丽。宗圣殿三个字是曾宪梓题的。
大殿正中透雕龙凤的神龛中,祀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衮服,双手执圭,两侧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陪祀。

大殿前的中轴线。院子中的东西庑位于宗圣殿前,里面祭祀的是曾子主要弟子们木主。

三省堂为曾庙东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正南门为“慎独门”,典出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三省堂是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建,院中原有三省堂、斋居所、神庖等建筑,清末倒圯,大多近年重建。

其后是寝殿,有高台相连。


大殿前的中轴线。院子中的东西庑位于宗圣殿前,里面祭祀的是曾子主要弟子们木主。

三省堂为曾庙东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正南门为“慎独门”,典出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三省堂是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建,院中原有三省堂、斋居所、神庖等建筑,清末倒圯,大多近年重建。

其后是寝殿,有高台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