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下

标签:
粹和堂洞庭商帮遂高堂宝俭堂叶梦得故居杂谈 |
分类: 江苏上海 |
陆巷古村中有一个粹和堂,据说是叶家住宅,距离惠和堂不远,中间隔着一条窄窄的弄堂。至今粹和堂没有修复过,有点破烂,但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筑,犹如一位深藏不露的贵妇人,只是年代久远,未作新装。巷尾一个门雕,沈兆霖落款的字牌“钟兰蕴玉”,上首为“著雍涒灘寎月”。
明清以来,在江南以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营能力之强都堪称雄的商帮是徽商,然而,颇善“钻天”的洞庭商帮却能与之分庭而抗礼,以之佐证的是洞庭商帮和徽商相提并论而流传于民间的一句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一天一地,平分江南秋色。

明代苏州的小说家冯梦龙把这商帮的情况最先写进了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里。小说中写道: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

洞庭山人的从商活动,早在宋代就开始了,但真正成为一个商人集团,是到明中叶以后东山大商人王惟贞,是王彦祥第三子。其一脉后来出了王鏊。就是这个山中宰相的祖辈,深谙积著之术,善于理财,从而打下了王氏家业的基础。


审时度势,把握时机,这是聪明的商人的做法,而洞庭商人就是这样聪明的商帮。洞庭商人没有与徽商、晋商在盐业和典当经营上争夺市场,而是扬长避短,稳中求胜,他们非常注意市场信息,时常预测行情,在经商过程中,洞庭商人会根据市场行情与商品交换的情况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经营策略,不拘于成见,只要有利就行。


明代苏州的小说家冯梦龙把这商帮的情况最先写进了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里。小说中写道: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

洞庭山人的从商活动,早在宋代就开始了,但真正成为一个商人集团,是到明中叶以后东山大商人王惟贞,是王彦祥第三子。其一脉后来出了王鏊。就是这个山中宰相的祖辈,深谙积著之术,善于理财,从而打下了王氏家业的基础。

王氏稍后,有号称翁百万的布商翁笾和许家许冲宇,然后出现了席氏家族。20世纪前半叶,由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国内的其它商帮大多衰落,而洞庭商帮却在上海滩上实现了它的近代转型—纷纷占据外国洋行和银行买办的职位。

审时度势,把握时机,这是聪明的商人的做法,而洞庭商人就是这样聪明的商帮。洞庭商人没有与徽商、晋商在盐业和典当经营上争夺市场,而是扬长避短,稳中求胜,他们非常注意市场信息,时常预测行情,在经商过程中,洞庭商人会根据市场行情与商品交换的情况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经营策略,不拘于成见,只要有利就行。

前一篇: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中
后一篇:夏日苏南:东山轩辕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