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中

标签:
惠和堂王鏊八股文粹和堂唐伯虎点秋香杂谈 |
分类: 江苏上海 |
继续在东山陆巷古村游览,现在来到最重要的所在惠和堂。惠和堂又称宰相府,当然是王鏊的故居啦,来到这里,可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名门望族,大户人家。

大门不是直接对外的,需要有九十度的转角。现在改成王鏊纪念馆,需要检票进去。

这是一座古代官宦宅第建筑,是我国明清时期大型群体厅堂建筑的典型。首先看到的就是王鏊塑像。

古宅进深五进,纵向三路并进,这是轿厅。

惠和堂建于清代初期,是王鏊后裔在原王鏊故居的”招隐园”和”静观楼”旧址上所建造。这组建筑受到良好的保护,受益于先后被用作太湖乡公社驻地和陆巷小学校舍等。

大厅惠和堂,

走进惠和堂,感觉不到一丝奢华,但处处能让人感觉到宅第的大气、身居其中的人的大气。

王鏊是八股文制作的一位大家,与唐顺之、瞿景淳、薛应旃被誉为明代八股文”四大家”,而且居其首。他的八股文被后人作为学习的典范,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鲁小姐制义难新郎”开头就曾专门讲到王鏊的八股文。


主楼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说不定以这里来附会的。这里有宰相府,他又是王鏊的学生,添油加醋,就可以活力活现了。

女眷楼。唐伯虎虽然是才子,却风流不起,史载:唐伯虎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后花园

进入后花园的门。

看这后花园,像是近年修建的,也就顺势走一圈。




这里,有提示是最佳摄影点。

左侧,有花厅、书楼、小花园和住楼。




大门不是直接对外的,需要有九十度的转角。现在改成王鏊纪念馆,需要检票进去。

这是一座古代官宦宅第建筑,是我国明清时期大型群体厅堂建筑的典型。首先看到的就是王鏊塑像。

古宅进深五进,纵向三路并进,这是轿厅。

惠和堂建于清代初期,是王鏊后裔在原王鏊故居的”招隐园”和”静观楼”旧址上所建造。这组建筑受到良好的保护,受益于先后被用作太湖乡公社驻地和陆巷小学校舍等。

大厅惠和堂,

走进惠和堂,感觉不到一丝奢华,但处处能让人感觉到宅第的大气、身居其中的人的大气。

王鏊是八股文制作的一位大家,与唐顺之、瞿景淳、薛应旃被誉为明代八股文”四大家”,而且居其首。他的八股文被后人作为学习的典范,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鲁小姐制义难新郎”开头就曾专门讲到王鏊的八股文。

角落也精彩。

主楼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说不定以这里来附会的。这里有宰相府,他又是王鏊的学生,添油加醋,就可以活力活现了。

女眷楼。唐伯虎虽然是才子,却风流不起,史载:唐伯虎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后花园

进入后花园的门。

看这后花园,像是近年修建的,也就顺势走一圈。




这里,有提示是最佳摄影点。

左侧,有花厅、书楼、小花园和住楼。



走廊还是碑刻。
惠和堂前的巷子,地面石头被车辙磨成如此深的痕迹,说明当年商帮的繁忙和兴盛。
前一篇: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上
后一篇: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