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苏南:东山轩辕宫

标签:
城隍殿阴亭东西两山图洞庭两山赋东山民居杂谈 |
分类: 江苏上海 |
轩辕宫轩辕宫位于洞庭东山杨湾村,来到这里已经是中午了。看到停车场上还有几辆车子,以为是游客的,后来进门了,发现就我们两个算是游客。这里进门需要门票,30元,如果不是冲着国保来,发现性价比比较低。

门口挂着轩辕宫的牌子,实际上所谓的正殿在后面,前面只是原来的城隍庙。

山门殿,上面有几尊塑像,不知是何神圣,没有介绍。

迎面的殿堂,比较简朴。山门和城隍殿也是旧物,只是年代晚于正殿。从城隍殿内保存的明代文物来看,其建筑年代当不晚于明中期。轩辕宫原有的碧霞元君祠、火神殿等建筑,现已无存。

城隍殿原来供奉的城隍是清初著名廉吏汤斌,人称“汤豆腐”的苏州巡抚。


墙上嵌有碑刻,重要的有文徽明的《东西两山图》,王鏊的《洞庭两山赋》。

轩辕宫正殿在山坡上,顺着路牌走上来。正中开门,二边设木栅窗。

现存大殿为元代至元四年(1338)重建,面阔三间,进泽九檩,近于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当初用以祭祀吴国大臣伍子胥,古称胥王庙。明代起,先后改称显灵庙、灵顺宫。民国时期,正殿改祀东岳大帝,殿名改为“轩辕宫”。

为了保护国保,轩辕宫2009年落架大修。整个修缮过程极为复杂。由于正殿梁柱保存还比较好,所以这次的修缮定性为“半落架大修”,即揭顶更换屋面。修缮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整体固定,旧材料能修绝不换,实在不能用了,便从浙江等地搜罗同等旧材替换。一根木头一块砖瓦,拆下前全部要编好号码,要做到能够全部还原,并且要全程拍下影像资料。



门口挂着轩辕宫的牌子,实际上所谓的正殿在后面,前面只是原来的城隍庙。

山门殿,上面有几尊塑像,不知是何神圣,没有介绍。

迎面的殿堂,比较简朴。山门和城隍殿也是旧物,只是年代晚于正殿。从城隍殿内保存的明代文物来看,其建筑年代当不晚于明中期。轩辕宫原有的碧霞元君祠、火神殿等建筑,现已无存。

城隍殿原来供奉的城隍是清初著名廉吏汤斌,人称“汤豆腐”的苏州巡抚。

城隍庙今改为碑刻陈列室,存有明清时代珍贵石刻,陈列室中正中的阴亭制成于明正德年间,80年代在东山陆巷出土,系一仿木结构石筑,六角形。阴亭第一面刻有“叶时敬妻周氏之墓”,它是明代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弥足珍贵。

因为比较珍贵,开始以为这就是国保,嘿嘿。六个面都拍一张。
至今全国还没有见到类似的葬制,乡民因此附会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就难以证实了。

墙上嵌有碑刻,重要的有文徽明的《东西两山图》,王鏊的《洞庭两山赋》。

轩辕宫正殿在山坡上,顺着路牌走上来。正中开门,二边设木栅窗。

现存大殿为元代至元四年(1338)重建,面阔三间,进泽九檩,近于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当初用以祭祀吴国大臣伍子胥,古称胥王庙。明代起,先后改称显灵庙、灵顺宫。民国时期,正殿改祀东岳大帝,殿名改为“轩辕宫”。

为了保护国保,轩辕宫2009年落架大修。整个修缮过程极为复杂。由于正殿梁柱保存还比较好,所以这次的修缮定性为“半落架大修”,即揭顶更换屋面。修缮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整体固定,旧材料能修绝不换,实在不能用了,便从浙江等地搜罗同等旧材替换。一根木头一块砖瓦,拆下前全部要编好号码,要做到能够全部还原,并且要全程拍下影像资料。


前一篇: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下
后一篇:夏日苏南:东山雕花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