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上

标签:
寒谷渡怀古堂三元牌坊瑞芝朵云峰怀德堂杂谈 |
分类: 江苏上海 |
到东山,陆巷古村是必去的地方。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他是名扬天下的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老师,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为发展旅游,村口设立了门卡,进去需要门票。
陆巷位于山坞之中,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东有寒谷山、西有箭壶,同太湖西山遥遥相望、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走进陆巷,首先被一条船型建筑吸引,这就是寒谷渡。在依靠舟楫交通的年代,这里便是通往外界,走出古村的唯一通道。当年出门赶考的学子,每次回乡的官船都一定要在这里进出。


思泉师介绍,这几年经过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毕竟成了收费景区,也得让游客看得舒坦。

走进陆巷,首先被一条船型建筑吸引,这就是寒谷渡。在依靠舟楫交通的年代,这里便是通往外界,走出古村的唯一通道。当年出门赶考的学子,每次回乡的官船都一定要在这里进出。

寒谷渡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1468年),在这个木结构黛色小瓦铺盖屋顶建筑下,是老青石布满青苔的河埠石级,无时无刻都在彰显着饱受风霜的古渡口韵味。多少年来无论是陆巷的读书人还是商贾都是从这个码头踌躇满志而出,又滿载成功喜悦而归,进进出出就如此棚樑上的横匾“风帆隐现”。


怀德堂,这是进村看到的第一个需要查票的景点,好像没人关注。怀德堂原是王鏊后裔的旧宅,后被当地一酷爱传统文化的雅士收藏,这处老宅现在是民俗收藏馆。

里面光线很暗。满屋子都是古物。

首先的这个厅堂匾揖峰园,指的是后面的小园,上图可能是原主人祖先的画像。


后面一个小园,面积不大,就是揖峰园,太湖石不少,居然还有假山,通到后楼。

花园中的佛像,很是突出。



怀德堂,这是进村看到的第一个需要查票的景点,好像没人关注。怀德堂原是王鏊后裔的旧宅,后被当地一酷爱传统文化的雅士收藏,这处老宅现在是民俗收藏馆。

里面光线很暗。满屋子都是古物。

首先的这个厅堂匾揖峰园,指的是后面的小园,上图可能是原主人祖先的画像。


后面一个小园,面积不大,就是揖峰园,太湖石不少,居然还有假山,通到后楼。

花园中的佛像,很是突出。

太湖石,更是昂首独立。这应该就是北宋花石纲遗物--瑞芝朵云峰。
怀德堂的主楼在其后。

大门紧锁,不能再入内。

怀德堂,有了新的风貌。

从假山上走一遭。


会元牌前,是怀古堂,是明代王鏊家族祭祖之地,占地约1000平方米。


大门紧锁,不能再入内。

怀德堂,有了新的风貌。

从假山上走一遭。

村中老街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元牌坊,这是陆巷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清乾隆年间及本世纪初均进行过修缮。这都是为王鏊而立。
成化十年(1474年),24岁的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成化十一年(1475年),在礼部会试又取得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被授为翰林编修,一时盛名天下。难怪唐伯虎赞他“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举子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第一名,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三元”,这是祖坟冒了十八丈的青烟,十分稀罕的盛事。在长达中国科举制度1300年中,总共只有14名“三元”,真可谓是百年难得一遇,同时也格外受人推崇、仰慕。


会元牌前,是怀古堂,

前一篇:夏日苏南:洞庭东山启园·下
后一篇: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