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苏南:洞庭东山启园·下

标签:
席月抽琴镜湖楼宸幸堂鉴湖堂柳毅井杂谈 |
分类: 江苏上海 |
继续洞庭东山启园的游览。“临三万六千顷波涛,历七十二峰之苍翠”,光焰万丈石牌楼。有首诗写的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个匾额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启园是太湖山水第一园林,也是唯一的依山傍水的园林。

烟波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是个石桥,桥头有个拴马桩一样的东西,康熙皇帝也曾走在这座桥上。那一片,不再是启园的一部分。

康熙三十八年,席家就是在这个码头上,迎接康熙大帝的,也就是在这里,康熙的御舟继续下江南。亭子上面匾额四个字,翠色满湖。御码头三个字,出自刘墉刘罗锅。

园内主体建筑“镜湖楼”是位于山水层林之间的四面厅,为二层建筑,端庄雅致。这也是园子最重要的一座建筑,是个接待往来宾客的地方。

镜湖楼里面的厅堂,叫做宸幸堂,堂上有一幅画,叫做康熙御驾巡幸东山图,描绘当年席家在东山御马头迎接康熙皇帝上岸的情景。

想当年,康熙帝由此上岸,游览东山,是何等的气派。

康熙三十八年,席家就是在这个码头上,迎接康熙大帝的,也就是在这里,康熙的御舟继续下江南。亭子上面匾额四个字,翠色满湖。御码头三个字,出自刘墉刘罗锅。

园内主体建筑“镜湖楼”是位于山水层林之间的四面厅,为二层建筑,端庄雅致。这也是园子最重要的一座建筑,是个接待往来宾客的地方。

镜湖楼里面的厅堂,叫做宸幸堂,堂上有一幅画,叫做康熙御驾巡幸东山图,描绘当年席家在东山御马头迎接康熙皇帝上岸的情景。
直指云天。
池南用湖石筑造拱门,门内有临水钓台。



再次经过鉴湖堂,发现康熙帝孤单地坐在里面。

进入柳毅小院,这里相对偏僻。

柳毅传书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十多年前在岳阳洞庭湖君山岛,曾见过柳毅井。想不到苏州的太湖东山也叫洞庭,这让我有些糊涂了。

瞧瞧这启园第三宝柳毅井,据说明代的时候就有了。相传柳毅传书,曾系白马于此,由此井出入龙宫。碑上的柳毅井三个字是明代宰相、大学士王鳌手书。





再次经过鉴湖堂,发现康熙帝孤单地坐在里面。

进入柳毅小院,这里相对偏僻。

柳毅传书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十多年前在岳阳洞庭湖君山岛,曾见过柳毅井。想不到苏州的太湖东山也叫洞庭,这让我有些糊涂了。

瞧瞧这启园第三宝柳毅井,据说明代的时候就有了。相传柳毅传书,曾系白马于此,由此井出入龙宫。碑上的柳毅井三个字是明代宰相、大学士王鳌手书。


前一篇:夏日苏南:洞庭东山启园·上
后一篇:夏日苏南:东山陆巷古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