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2019-07-12 07:32:19)
标签:

崇本堂

嘉荫堂

王绍鏊

家风家训传承馆

影视摄影基地

杂谈

分类: 江苏上海
继续在同里水乡游逛,水路一船船的游客,欢声笑语中飘过。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这几只鸬鹚,不能靠近拍摄,虽然一只只都耷拉着脑袋,那主人说拍照要钱的口气,振耳。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共五进,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组成,该堂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现在这里成了当地的婚俗展示厅。崇本堂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它的各种雕刻。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崇本堂的正厅与堂楼之间均有封火墙隔断,门楼与过道两侧设有“蟹眼天井”。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崇本堂每进建筑地坪逐渐抬高,寓意“节节高”。既有利于排水,也便于采光通风,是江南深宅的特色之一。门厅、正厅、堂楼间均以封火墙间隔,东侧备弄贯通南北。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崇本堂共有三进门楼,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和 “商贤遗泽”,时刻提醒后代不要忘本,要“崇敬商”。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客厅展示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字。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再从桥上过,去参观嘉荫堂。河道这里转了一个弯,河边小楼也成了一个风景。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嘉荫堂门脸并不气派,临街一道普通围墙,一樘石库门,显得非常简朴。门外两边墙上各镶一块黑色石板,左面是“嘉荫堂”方匾,右面是《嘉荫堂简介》。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明国初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走进门厅,里面是一个开阔的天井。走到天井中间,抬头见屋脊上有一副砖刻“三星高照福禄寿”。回头再看门厅屋脊中间刻一幅“松鹤长春图”,与正厅屋脊雕刻遥相呼应,是建筑工人的匠心构思。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正厅嘉荫堂为仿明结构,因梁头棹木仿明代官帽上的帽翅,俗称“纱帽厅”。厅上宫灯高悬,落地长窗,红木椅几,大青方砖,天然几上摆放着常绿盆景,正梁上高悬著名书画艺术家钱君匋先生题写的“嘉荫堂”横匾,堂上挂一幅松柏长青图,两侧有一副对联:“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读书”。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穿过后门,便来到了嘉荫堂的内宅衍庆楼。这里的游客也不少。木雕更有特色。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楼内的摆设。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二楼上的视角。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西北角是水秀阁,可以放眼看三桥。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临窗,就是水道。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内外世界,一动一静。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堂内小园,很是幽静。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柳荫中憩,呈现一派幽静恬淡的气氛。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嘉荫堂对门,同里古镇竹行街135号是一座两层楼的中式宅院,这座宅院现在是吴江家风家训传承馆。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馆中有对联云:悠悠太湖水,南社潮音萦绕耳畔;皎皎桑蚕丝,吴江家风源远流长。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打上家族烙印的传家文化。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吴江自建县以来,名家大族逾百家,如同里杨氏、北厍大胜柳氏、松陵吴氏、震泽施氏等,近代更有陈去病、柳亚子、费孝通等大家涌现。该馆通过多种形式对历代先贤的家风家训作了展示。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再回头接上思泉师,进入王绍鏊纪念馆(留耕堂)。留耕堂就是故居办成的纪念馆。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王绍鏊,清末留日,中国民进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馆内,成了民国风的摄影场所,我顺手来一张。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一楼为专馆,陈列有关王绍鏊文献、实物、图片、文字等,内容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展示了王绍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二楼为附馆,介绍同里的其它历史文物。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得春桥,石板够厚够长。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戏台上在表演古装戏,吸引游客的目光。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2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同里,还是著名的影视摄影基地。地板上的那么多的剧目,都在这里拍摄过。1983年,谢铁骊导演的《包氏父子》剧组第一个踏进了同里,1986年,中央电视台拍摄《话说运河》,在同里拍摄了整整一集,其后,声名远扬。
夏日苏南:吴江同里·崇本堂·嘉荫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