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2018-11-16 06:40:38)
标签:

文化

秀丽世俗

气象万千

奇幻超逸

轻灵奇巧

分类: 关外东北
人类自从有了美的观念,对自身容貌举止就越发地重视。由最早的止水照容到铸鉴盛水,直至齐家文化出现铜镜,在长达四千多年的时间里,铜镜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清代中期,随着西方玻璃镜大量传入中国,铜镜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今天,只有铜镜背面精美的纹饰依然向我们讲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传递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第一单元、轻灵奇巧战国镜

       铜镜制作发展到战国形成了第一次高峰。纹饰由单纯素面或几何纹样发展到蟠虺纹、云雷纹、山字纹等多种式样。纹饰构建上也由纯地纹发展到有主纹与地纹之别的多层纹饰构成。同时,透雕合铸、错金银、镶金嵌玉工艺在铜镜上的应用是这一高峰期形成的标志。


战国     四山纹镜

直径14.7厘米,三弦钮,方钮座,外围凹面方格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组合而成。在羽状地纹之上,由凹面方格的四角向外伸出四组连贯式的花瓣,每组二瓣,它们将镜背分为四区,每区内有一倾斜的山字,山字之底边与方格边平行。在各山字的右胁,均有一片花瓣纹。素卷边。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战国    云雷纹地连弧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春秋     斜线三角纹镜

直径10.6厘米,圆形,近顶端三分之一处有二半环钮,二钮间及左右两边各有贯穿镜背的素宽带一条,素宽带间及素宽带与镜缘之间填饰三角纹,三角形内填平行短线。镜缘窄而微卷,稍向镜钮倾斜。该镜纹饰风格与沈阳郑家洼子、本溪高台子梁家、建平县孤山子等地出土的多钮镜相似,古拙质朴,多钮的造型以及纹饰构成方式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战国    蟠螭菱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战国    四虺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战国    羽状地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第二单元、奇幻超逸两汉镜

       汉代是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上承战国镜,流风及于汉魏六朝。纹饰题材达到前所未有的丰富,有星云纹、博局纹、草叶纹、铭文吉语、车马画像、四神等。同时,铸镜工艺日趋精湛,铜、锡比例的合理配置使汉镜散发着高亮白光,成为青铜容器铸造业衰落后的一朵奇葩。

新莽      杜氏博局镜

直径20.2厘米,圆钮,柿蒂纹钮座。钮座外双线大方格,方格内十二枚圆座乳钉与十二地支铭方折环列,方格外八枚带内向八连弧座乳钉与博局纹间饰四神及禽兽纹,其中朱雀配瑞兽,玄武配禽鸟,青龙配凤鸟,白虎配独角兽。圈带铭文为:“杜氏作竟四夷服,多贺新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受大福,传吉后世子孙力,官位高”。镜缘饰锯齿纹带及连续云气纹带。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东汉    尚方四神博局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西汉    四神博局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西汉    千秋万岁蟠螭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西汉    星云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西汉    延年益寿连弧纹镜                   西汉      延年益寿连弧纹镜                       西汉    草叶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东汉    长宜子孙四神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东汉    神仙车马画像镜

直径20.1厘米,大圆钮,连珠纹钮座。四枚带连珠纹座乳钉将内区纹饰分为四组:隔钮相对的两区各饰三马驾车,车幔盖,方形车舆;另两区各饰一端坐神人,左右有侍者、羽人陪侍。近缘处饰两周锯齿纹带。镜纹反映的应该也是东王公与西王母相会的传说。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东汉    永平七年七乳神兽尚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东汉    长宜子孙连弧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东汉    环状乳神兽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晋    仙人造像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第三单元、气象万千隋唐镜

       唐代铜镜不仅突破了之前以圆为主的形式,出现了菱花、葵花、方形、亚形镜,而且纹饰也突破了汉镜的刻板及图案化,布局灵活多样,题材丰富多彩,且有异域人文色彩。花鸟菱花镜、瑞兽葡萄镜、人物故事镜等,都反映着盛唐的气派,突出一种繁荣的氛围,充满了盛唐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工艺方面还出现了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贴金贴银镜等,成为后世铜镜铸造所无法超越的又一个高峰。


唐    宝相花纹葵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瑞兽葡萄镜

直径23.2厘米,伏兽钮。两周凸线夹连珠纹高边分镜背纹饰为内外两区:内区八只瑞兽,或卧或蹲,头皆向钮,瑞兽间依距钮之远近分近中远三个层次饰葡萄纹样,其间有燕、鹊、蜂、蝶飞舞;外区饰蔓枝葡萄纹,枝叶繁盛,蜂、蝶绕枝飞舞,又有瑞兽杂列其间。双层连珠纹夹凸弦纹缘,缘内侧为一周连叠云纹带。整体图案繁杂而不凌乱,内容丰富而结构紧凑。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双鸾衔绶双花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八花枝纹葵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隋    四神十二生肖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瑞兽葡萄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隋    照日菱花四兽纹镜                                                     唐    贴银瑞兽葡萄纹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宝相花纹菱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雀绕花枝纹菱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四鸟花枝葵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唐    四鸟花枝葵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第四单元、秀丽世俗两宋镜

       北宋、南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了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众多新镜形,如钟形、盾形、鼎形、桃形等。两宋铜镜的纹饰有花卉、花鸟、龙纹、人物故事、八卦、吉祥语和商标名号等,其中尤以缠枝花草镜和双鸾、双凤镜最具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韵律节奏感。北宋花鸟镜和南宋商标名号镜,可以说是两宋铜镜的代表,也是宋代铜镜转变的标志。


宋     双花双鸾镜

纵15.3、横15.2厘米,折角方形,小钮残损。双鸾隔钮相对,敛翼扬尾,姿态相同。双鸾头前各一株折枝芙蓉花。近缘处一周亚字形连珠纹带。宽平缘,上有金代刻款“济南录事司验记官”及花押。济南,隶属山东西路济南府,今山东省济南市。整个图案单线勾勒,较为扁平。其头部造型与唐晚期凤鸟造型颇相近似。

宋    双龙纹菱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宋      双凤纹菱花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宋    楼阁人物故事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宋    抚琴人物故事镜
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