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明清玉器展·下

标签:
文化收藏白玉翡翠青玉 |
分类: 关外东北 |
继续参观辽宁博物馆的明清玉器展
清 白玉菊花碗


清 青玉碗
青玉碗

清 碧玉碗
青玉钵

清 青玉盘
青玉盘
碧玉盘

清 青玉碟
碧玉填金龙纹盒盖

明 青玉梅花式洗
器体呈盛开的花瓣形状,形象地表现出上下叠压的复式花瓣形态,外壁透雕缠盛开的梅花枝,花枝繁茂,枝梗棱角生硬,叶片边缘犀锐,雕工粗率,刀锋突出,这是鲜明的明代后期审美风尚,显示出明代后期玉器做工的风格特征。

明 青玉梅花式洗 ( 另一面,手机拍摄)


清

清
清 碧玉盒
碧玉盒
清 青玉杯
青玉杯
前:清 白玉暖壶

清乾隆 青玉阴刻乾隆题诗扳指
清嘉庆
白玉浮雕双骏图扳指

清白玉瓜瓞式鼻烟壶
黄玉浮雕人物纹鼻烟壶

清白玉仔料鼻烟壶
清
青玉鼻烟壶
清 玛瑙巧琢蟋蟀纹鼻烟壶

清翡翠鼻烟壶

清青玉浮雕仙山楼阁如意
铜镶玉如意

清木柄三镶玉浮雕岁岁平安如意
白玉嵌珠萃如意

清乾隆碧玉浮雕三阳开泰插屏

清木柄三镶玉浮雕人物纹如意

清黄玉浮雕猿猴鼻烟壶
白玉浮雕骏马扳指

清 青白玉高浮雕山水人物图山子

清 白玉浮雕楼阁人物图山子

明黄玉兽面纹觚
明 黄玉兽面纹觚
清 黄玉圭

清碧玉兽面纹簋

明 白玉三足鼎
清 墨玉兽面纹鼎

明黄玉谷纹兽耳杯
清
青玉蝉纹扁瓶


清乾隆

清

清

清

清

清

清乾隆

清

清

清 青白玉高浮雕山水人物图山子

清 白玉浮雕楼阁人物图山子

明

清

明 白玉三足鼎

明

清乾隆 青白玉耳杯

明 青玉螭耳瓶

清

清 碧玉女织图插屏
插屏是屏风的一种,置于几案上或砚台边、用以挡蔽风尘和观赏的小型砚屏出现于宋代。据宋人赵希鹄《研屏辨》记载,砚屏是北宋苏东坡、黄山谷等文人为刻砚铭而始创的,一开始就有书写展示的功能。至清代,因其结构基本上都是屏心与屏座分开、可组合安装,所以通称为“插屏”,其表面多碾琢绘画题材的图案。
这件插屏为碧玉质,深沉典雅。其一面浮雕妇女养桑上箔的情景,另一面浮雕妇女织布的场面,图案取自清代的《耕织图》,正面为《耕织图》之“二眠”,背面为《耕织图》之“织”。有人物、房屋、树木和小桥流水,生动逼真,极富绘画效果。下配有雕花木座。

清 青玉兽衔环耳簋

清 青玉苍龙教子带钩

清 青玉执荷童子带钩

明

清 翡翠耳环

清 白玉透雕寿字扁方

清 青白玉和合二仙
清 白玉四喜童子佩
以一块纯净温润的白玉雕琢二个姿童子形象,左侧童子左手持荷花于肩头,右侧的童子左手执圆盒,二人均喜笑颜开,上部有多个镂空的小孔,可穿绳系佩。此图案题材是民间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在工艺品上二仙多作童子形象,一人持盛开荷花,一人捧有盖圆盒,喻义兄弟朋友亲密无间,是明清时期非常受欢迎的玉器品种。

清末 白玉佛手

清 白玉圆雕葫芦

前一篇:辽宁博物馆:明清玉器展·上
后一篇:辽宁博物馆:历代铜镜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