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敬天格物-院藏玉器精华展 二

标签:
战国时期汉代玉器玉之华宋代玉器明代玉器 |
分类: 港澳台湾 |
战国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春秋
1.玉舞人佩
2.双龙纹珩
3.玉龙兽
4.螭虎纹佩


战国
春秋晚期
龙形佩
一对
龙形佩
一对
玉卮
玉构件
玉辟邪

中国玉器发展的脉动,在魏、晋、南北朝时曾一度低缓无力。反观同时间的中亚一带,玉石工艺的发展相对显得活络,且一直延续到后来的隋、唐时期。其玉器或以国礼贡品、或以贸易商品的形式,进入中土,为中国玉器注入新血。此后,汉人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长期对峙,亦相互接触。透过异文化的衝击、影响,甚至是交融,隋、唐、五代以至宋、辽、金、元的八百年,玉器发展遂出现重大转折。这股剧烈的变化,让玉文化广纳更缤纷的内容,犹如养份充足而含苞待放的花朵,可谓「玉之华」。
本单元分四项子题。首先揭橥此时期最明显的变化与特质,出现大量以自然界之花叶、鸟兽、人物为主题的写实象生之作。再则呈现此时期承接传统文化中,以玉为沟通人神之媒介;为表彰道统之象徵的观念,展品为北宋真宗禅地祇玉册。也就在延续道统的企图下,宋代复古之风兴起。连带的引发仿古与伪古等,对后来元、明、清玉器影响甚大的议题。虽然有关此议题,目前可确定年代的文物数量不多,但其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略,因此仍单独闢立一单元陈述。最后,罗列各色呈现契丹、女真、蒙古等草原民族特质的玉器,其活泼、不受拘束,甚至带著奢华的质感,相信将吸引大家对其生活、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瞭解,并产生不同以往的认知。
唐
元

中国玉器发展的脉动,在魏、晋、南北朝时曾一度低缓无力。反观同时间的中亚一带,玉石工艺的发展相对显得活络,且一直延续到后来的隋、唐时期。其玉器或以国礼贡品、或以贸易商品的形式,进入中土,为中国玉器注入新血。此后,汉人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长期对峙,亦相互接触。透过异文化的衝击、影响,甚至是交融,隋、唐、五代以至宋、辽、金、元的八百年,玉器发展遂出现重大转折。这股剧烈的变化,让玉文化广纳更缤纷的内容,犹如养份充足而含苞待放的花朵,可谓「玉之华」。
本单元分四项子题。首先揭橥此时期最明显的变化与特质,出现大量以自然界之花叶、鸟兽、人物为主题的写实象生之作。再则呈现此时期承接传统文化中,以玉为沟通人神之媒介;为表彰道统之象徵的观念,展品为北宋真宗禅地祇玉册。也就在延续道统的企图下,宋代复古之风兴起。连带的引发仿古与伪古等,对后来元、明、清玉器影响甚大的议题。虽然有关此议题,目前可确定年代的文物数量不多,但其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略,因此仍单独闢立一单元陈述。最后,罗列各色呈现契丹、女真、蒙古等草原民族特质的玉器,其活泼、不受拘束,甚至带著奢华的质感,相信将吸引大家对其生活、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瞭解,并产生不同以往的认知。
唐
元至明
大雁玉带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