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海南:夸下海口 五公祠 下

标签:
路博德琼园浮粟泉博物馆苏东坡 |
分类: 赣琼两广 |
继续海口五公祠的游览。两伏波祠,1983年由廖沫沙题匾。特别提一下我们不熟悉的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他平定南越,为边疆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九郡的设置,特别是儋耳、珠崖二郡的设立,确定了我国南方的版图,使封建中央政权开始对南疆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琼园的最后处,此路不通。

五公祠碑廊

这里有苏东坡的两画像。





现在开始走入新园区。


五公祠里面的公园,新的面积占地不小,一切还在完善中。


亭台楼阁,海南风光。


这一面,是海口市博物馆,五公祠曾经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如今分开。


走入博物馆,可看的东西不是太多,二楼是美术展,三楼有碑刻拓片展,许多民国名人留有印记。

原来是位于文昌市孔庙大门斜对面文昌公园里。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系华侨巨商郭巨川、郭镜川于1936年为纪念祖母李太夫人和养母王夫人养育之恩而建。亭里有民国时期李宗仁、林森、于佑任、冯玉祥、张学良、白崇禧、孙科、陈立夫、陈果夫、孔祥熙、邵力子等33位高级官员和名人的亲笔题字题词。是我国保留历史名人墨迹最多、最完整的纪念亭之一。


再往东,就是琼园,这是民国四年(1915)扩建五公祠时增辟的一组园林古迹群。琼园两字取:“南溟奇甸,琼台胜境”之意。



游仙洞,用海南火山岩垒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据民间传说而建。


洗心轩,建于民国四年(1915),是一间亭榭式的古建筑,四周辟廊。正门走廊园柱悬挂朱为潮主持修建洗心轩时撰写的楹联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一水可曾将耳染,纤尘绝无上心来”。


琼园的最后处,此路不通。

五公祠碑廊

这里有苏东坡的两画像。




浮粟泉,苏东坡在五公祠留存遗迹及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来琼时,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这时间他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之法,并亲自“指凿双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于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于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满”。民国初金粟泉被毁,余下浮粟泉。浮粟泉历经近千年沧桑,从不枯渴,不论大旱或大涝水位都保持现状不变。


现在开始走入新园区。


五公祠里面的公园,新的面积占地不小,一切还在完善中。


亭台楼阁,海南风光。


这一面,是海口市博物馆,五公祠曾经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如今分开。


走入博物馆,可看的东西不是太多,二楼是美术展,三楼有碑刻拓片展,许多民国名人留有印记。


前一篇:走海南:夸下海口 五公祠 上
后一篇:走海南:省博物馆·南溟泛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