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驾陕甘宁蒙 三三 同心清真寺

标签:
明代宁夏旅游清真历史 |
分类: 陕甘宁疆 |
从须弥山到中卫,经过同心清真寺,这里看到许多朋友介绍过,不能错过呀,就下高速进来走一遭。

这天,正好的中秋节,下午时分,清真寺只看到几位学生,三两个孩子在游逛。我们应该是唯一的一批游人。这座清真寺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

相传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可以知道的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两次重修。来到这里,只见整座清真寺像一座城堡。
门前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甚为精美。壁身正中是光绪年间以青砖雕刻的“月藏松柏”图,象征“真主万能不朽,教徒生年长寿”,两边是“万物偏生沾主译,群迷普渡显圣恩”的砖雕隶书对联。

这天,正好的中秋节,下午时分,清真寺只看到几位学生,三两个孩子在游逛。我们应该是唯一的一批游人。这座清真寺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

相传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可以知道的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两次重修。来到这里,只见整座清真寺像一座城堡。

门前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甚为精美。壁身正中是光绪年间以青砖雕刻的“月藏松柏”图,象征“真主万能不朽,教徒生年长寿”,两边是“万物偏生沾主译,群迷普渡显圣恩”的砖雕隶书对联。
照壁另外一面用阿拉伯文和中文写着:同心清真大寺。

由门通过卷洞,有台阶可登上高达数米的砖砌台基。大门墙上砖雕一样很精美。

入口拱门的“清真寺”两边,是“洗心”和“忍耐”。

内墙门洞上的装饰。

上来,回头,就是这座引人注目的楼。邦克楼,是阿訇传呼穆斯林每天按时做礼拜的地方。

邦克楼原为三层,介绍说在民国时期层遭龙卷风毁坏,后经重建为两层。邦克楼位于三孔入口拱门之上,长宽一样,平面成正方形,“西蜀工匠谭德华”的字样。楼顶四角攒尖,柱枋之间装饰有精美的硬木挂落,精巧玲珑。

这座楼我们不能上去,只能四周转一圈。


由门通过卷洞,有台阶可登上高达数米的砖砌台基。大门墙上砖雕一样很精美。

入口拱门的“清真寺”两边,是“洗心”和“忍耐”。

内墙门洞上的装饰。

上来,回头,就是这座引人注目的楼。邦克楼,是阿訇传呼穆斯林每天按时做礼拜的地方。

邦克楼原为三层,介绍说在民国时期层遭龙卷风毁坏,后经重建为两层。邦克楼位于三孔入口拱门之上,长宽一样,平面成正方形,“西蜀工匠谭德华”的字样。楼顶四角攒尖,柱枋之间装饰有精美的硬木挂落,精巧玲珑。

这座楼我们不能上去,只能四周转一圈。

礼拜大殿是寺的核心建筑,很多宗教活动就在此进行。礼拜大殿由前后两座殿宇和门前抱厦相连结而成。除两侧有低矮、透空的栏杆外均为空廊式。抱厦柱枋间装饰有云纹挂落,斗栱挑檐参差有致,拱垫板间镂刻植物与阿文图案。大殿以木板铺地,墙壁装饰有《古兰经》文书法。

外侧的砖雕。

内侧的砖雕。感觉很汉化。



外侧的砖雕。

内侧的砖雕。感觉很汉化。


边上,还有教长室,看到有几位教士在这里忙来忙去。我们怎么参观,他们好像没有看见一般。
后一篇:秋驾陕甘宁蒙 三四 中卫高庙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