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驾陕甘宁蒙 三二 固原须弥山 下

标签:
圆光寺北周相国寺旅游佛教 |
分类: 陕甘宁疆 |
来到须弥山第一座山头的顶峰,看到只剩下废墟的无量殿。

对面这两株树,不是夫妻,也是兄弟呀。

过来了。本想只到山头就回撤,这样子只有继续往前走了。



这后面也是几个窟,但里面可看的不多,还有的都是空的。



往下走,就看到这座感觉挺新的寺庙。

原来这里是圆光寺,进去走走。


在寺庙后面,我没有拍照,这里的第45,第46,以及第48窟,借用网友的几张照片,展现一下日渐模糊的北周时期的石刻。












圆光寺的后面,就是相国寺,就是这里的照片,固原旅游网把它说成是黄铎堡,咳。


开凿于北周年间,该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构成,是须弥山规模最大的中心柱洞窟,建筑规模宏大,窟室形制独特,结构规整,造像精美,保存较为完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佛教传播过程中,进一步民族化、地域化的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山头上一路走过去,还是有几位游客。显现红色的山头,这一片也算是红土地呀。

对面这两株树,不是夫妻,也是兄弟呀。

过来了。本想只到山头就回撤,这样子只有继续往前走了。



这后面也是几个窟,但里面可看的不多,还有的都是空的。



往下走,就看到这座感觉挺新的寺庙。

原来这里是圆光寺,进去走走。


在寺庙后面,我没有拍照,这里的第45,第46,以及第48窟,借用网友的几张照片,展现一下日渐模糊的北周时期的石刻。












圆光寺的后面,就是相国寺,就是这里的照片,固原旅游网把它说成是黄铎堡,咳。


开凿于北周年间,该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构成,是须弥山规模最大的中心柱洞窟,建筑规模宏大,窟室形制独特,结构规整,造像精美,保存较为完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佛教传播过程中,进一步民族化、地域化的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前一篇:秋驾陕甘宁蒙三一固原须弥山·上
后一篇:秋驾陕甘宁蒙 三三 同心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