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扫墓

(2011-04-06 07:22:49)
标签:

福州

义序机场

墓地

清明节

钱纸

杂谈

分类: 杂文随记

清明节,对我来说,就是扫墓。从小到大,从大到老。虽至今还自觉年轻,但毕竟岁月无情。迟早都得进入墓里,供后代来祭奠。现如今墓地成了稀缺资源,将来去的了还是去不了,又成了问题。

 

清明扫墓

年复一年,清明时节,总是到乡下,现在城乡结合部的高盖山,祭奠祖先。小时候,祖母在世,一次次都是她带我们小辈,上山,但祖父的墓地却无处可寻。当年义序机场是军用机场,每次去都可以看到军机起飞降落拖行。祖父在“日本乱”时贫病交加去世,祖母把他归葬故里。说是离太祖的墓地不远,但解放后福州一直是对台的前线,靠近机场的山头在形势紧张的年代成了防空高地。部队要征用山地,说是有发布告,但我们家在城里,无从知晓,乡下的远房堂亲也没来通知。等来年父辈去扫墓,就找不到地方了,尖尖的山头成了平台。呜呼。从我懂事时,去扫墓,不是扫到别家,就是对平平的山头焚香压钱纸,年年如此。到后来祖母走不动了,父母工作忙去不了,就我带弟妹去。
一直到1988年底农历腊月二十二,祖母去世,虽然她老人家生前说怕火烧,还早早地让南平山里的大姑妈准备了一副棺材,但福州的殡葬改革执行的相当彻底,去世时只能先行火葬。骨灰领了出来,在家里放了半年。当时我女儿还在她的娘胎里。89年清明节,父母事先交代乡下的舅舅们在山上找好地方。我们全家由几个舅舅帮助,带上工具、水泥、沙子,修了一个不大的坟墓。从此祖父我们只能遥祭,而一年不拉前往扫墓的,就只有祖母的坟地了。

每到清明,全家集合,大多是到父母家里(现在是父母由我兄弟俩轮流照顾),先供祭已经去世的祖先一番,然后驱车下乡。车寄舅舅家,上山。到祖母墓地,除草,剪枝,清理打扫干净。摆上香烛,香火,燃烧纸钱和纸帛,在墓头和四周压上钱纸。另一边还得供上地主(当地土地爷),让他保护墓地不受干扰。如此这般,依序而行。最后燃放爆竹,轮流做辑。孩子们从小到大,也年年随行,让后辈记得祖先。

如今父母双亲尚在,但不少同学朋友的父母相继离世,我时常对此有些惶恐,人的一生说长就长,说短很短。母亲说,这高盖山,她小时候还经常来砍柴火担柴草。一晃七十多岁了,日子咋就这么快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