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的修行

标签:
终南山白云深处少林寺车来车往爱情生活 |
分类: 杂文随记 |
乐途读书上的介绍这么介绍:终南山上最漂亮的那座草庐是明居士跟宽宏的家。他们时而耕种在田间,时而煮茶松树下,时而与白云同游走,时而在清风中持修。人们还纠结于尘世的纷扰之中,他们早已忘却了时间——相伴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没有身如其境,但读完这本书,基本就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与诸事烦恼的世间不同,终南山中依然保存着如此幽静,如此古风,如此世外桃源般。即使是隐士,他们也在追求生活的美。明居士也穿迷彩,也有爱情生活,还有摩托飞奔,这又与想象中的隐士有很大的不同。
从古到今,隐士不少。乱世似乎更适合做隐士,避祸为上。比如三国,比如两晋,比如五代,比如每个朝代的更迭期间。现在的隐士我倒没见过。在环绕福州的山区,和尚,尼姑,道士,道姑,倒是见过。但他们都不隐,出家不脱俗的大有人在。寺庙大多金碧辉煌,成了一个“单位”,算是一个职业,有了等级。特别如同少林寺这样的世俗化,我对许多建寺集财,甚至还有车来车往的所谓出家人呲之以鼻。
在登山穿越中偶尔见到的小庙小观中,倒是有遇到不入流的出家人,和农家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不吃荤,没有家庭,以庙为家而已。门前几片菜地,屋后一片果林,甚至有养蜜蜂的,我们可以购买。人活一辈子,这样的出家,省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没了所谓的前途名誉,更不必有财富的积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攀比,活得自在逍遥轻松。
相伴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美好的景象。这样的词语,对于天天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时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烦恼,没完没了的世事纠缠,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人生几十年,看破,还是没看破?从修行的角度而言,我都不是我,所以看破也就没看破。可以相伴也就相伴,不可以相伴,也就无从相伴。南山还在那里,我没了,南山依然还在。南山没了,还有北山,西山和东山。还有山海桑田呢,所以把心放在南山,比放在尘世来得静些。眼看,心不动。心静也就可以悠然。《白云深处》如同一盆凉水,清醒一下眯眼无方寸的我辈。
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目标,迷失的,失望的,心无所属的,避世倒是个好方法。但能够迈出家门的有几个?过去邻居倒是有在家修行的居士,天天焚香拜佛。那是有求的,希望来世过得好。
白云深处有人家?是有,还有隐士。我向往终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