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雷家林词《鹊桥仙-西湖》:寒冬里的仙凡共赏之景与人间情思

标签:
佛学雷家林情感诗词文化 |
分类: 论诗词 |
原词:
柳条凝脂,盈湖玉雪,断桥何曾断绝。童子戏雪苏堤上,怎知人间愁离别。寒冬透骨,心中泣血,今人忍唱古人阙。青白佳人还望望,仙凡一派共春色。
雷家林词《鹊桥仙-西湖》
创作年代:2010年5月17日
《评〈鹊桥仙 - 西湖〉:寒冬里的仙凡共赏之景与人间情思》
《鹊桥仙 - 西湖》是雷家林于2010年5月17日创作的一首词,它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将西湖的寒冬之景与人间的愁绪、仙凡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柳条凝脂,盈湖玉雪,断桥何曾断绝”,词的开篇便勾勒出一幅绝美而清冷的西湖冬景图。“柳条凝脂”,把冬日里的柳条比作凝结的油脂,赋予了柳条一种温润、晶莹的质感,仿佛柳条在寒冬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般枯槁。“盈湖玉雪”,“盈”字写出了西湖被雪所填满的状态,“玉雪”则强调了雪的洁白、纯净,如同美玉一般,整个西湖变成了一个冰雪的世界,美得让人窒息。而“断桥何曾断绝”,断桥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在白雪的覆盖下,它似乎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但作者却发出这样的疑问,断桥看似被雪阻断,但在人们的心中,它依然有着独特的意义,它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并不会因为这一场雪而真正断绝与人们情感的连接。
“童子戏雪苏堤上,怎知人间愁离别”,这一句在画面中加入了灵动的元素。童子在苏堤上欢快地戏雪,他们的笑声、欢呼声打破了西湖冬日的寂静。然而,与童子的天真快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间愁离别”。童子们不谙世事,他们只知道在雪地里嬉戏玩耍,哪里懂得人间离别的愁苦呢?这一句通过童子的无忧无虑,更加凸显出成年人内心的哀愁,在这美丽的雪景中,有人在欢笑,有人却在为离别而黯然神伤,这种对比增强了词的情感张力。
“寒冬透骨,心中泣血,今人忍唱古人阙”,词的下阕情感进一步深化。“寒冬透骨”不仅是身体上对寒冷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孤寂与凄凉。“心中泣血”,将内心的痛苦具象化,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煎熬。“今人忍唱古人阙”,古人的词中常常蕴含着各种情感,而在这样的寒冬里,作者却不忍心唱起古人的词,或许是因为古人的词勾起了他更多的愁绪,或许是他觉得古人的情感与自己此刻的心境有着某种共鸣,让他不敢轻易去触碰。
“青白佳人还望望,仙凡一派共春色”,这一句是整首词的亮点所在。“青白佳人”,一般会让人联想到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和小青,她们是神话中的人物,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还望望”,写出了她们的深情凝望,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而“仙凡一派共春色”,仙与凡在这西湖的寒冬中,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尽管是寒冬,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有着春色一般的美好。这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向往。在这冰雪世界里,仙凡之间没有了界限,他们共同欣赏着这独特的美景,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与美好。
总的来说,《鹊桥仙 - 西湖》这首词通过对西湖冬日景色的描写,将人间的愁绪、仙凡的情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作者以景衬情,情融于景,让读者在欣赏西湖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魅力,更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情感的思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