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知命故不忧

标签:
民间国学身心合一文化 |
分类: 身心合一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振聋发聩的“横渠四句”,历来被视为中国读书人的最高境界。作者乃北宋大儒张载,字子厚,他的名和字就出自《易经》的“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南宋文学家刘过,字改之,其名、字出自《易经》的“益”卦:“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茶圣陆羽,字鸿渐,其名和字出自《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于仪”。名者,命也。一个好的名字,往往预示着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祭祀一位伟大的诗人:“汨罗诗魂”屈原。一说到“屈原”,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不人不晓,但一说“屈平”,恐怕没有几个人熟悉这个名字。而屈原的本名就是屈平,“原”只是他的字,“平”才是他的名。《尔雅·释地》说:“广平曰原”。一个人的“字”是不能随便起的,一定要与“名”表里相应,寓意相通。屈原的“原”与“平”寓意相同,“原”就是对“平”的进一步解释。
屈原其实并不姓屈,屈只是他的“氏”,古人的“姓”和“氏”也是不同的。“姓”主要是用来区别血缘关系的,“氏”则是用来区别社会地位的。《通志·氏族略》曰:“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屈原本姓芈,与秦宣太后芈八子同姓不同氏。屈氏是当时楚国的三大贵族之一,在汉代以前只有贵族男子可以称“氏”,贵族女子称“姓”,因此古代“同姓不通婚”,“姓”就是为了区别血缘关系的。汉代以后姓、氏合一,人们便以“名”来区分彼此,于是就有了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