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伊消得人憔悴
标签:
民间国学身心合一文化 |
分类: 民间国学堂 |
士为知己者死,只要懂我,就值得。
吃再多的苦,流再多的泪,受再多的委屈,都只消两个字:值得。只要值得,就够了。并不一定要得到什么,因为,本来就一无所有。
一个人越是一无所有的时候,越是敢于献出自己生命的全部,无畏无惧。而一旦拥有的越多,顾忌的也就越多,内心那股宁静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弱。
不是放不下,而是舍不得。
蔡志忠先生的漫画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士兵,因为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屡立战功,最后荣升为将军。将军解甲归田后特别喜好收藏古玩,有一次正在家中把玩一块珍奇的玉石,不料玉石突然失手坠地,幸亏将军眼疾手快及时接住,玉石完好无损。然而仅此一个瞬间,将军却惊出了一身冷汗。惊魂甫定之际,将军突然想到:想当年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几番出生入死,心里从来都没有怕过;而今荣耀回归,荣华尽享,却会因为一块石头而惊慌失措。
于是将军终于明白:一个人占有的越多,心里的挂碍就越多;挂碍的越多,就越容易失去自我。当年的无名小卒,除了一腔热血,精忠报国,其他的,一无所有,连对死亡的恐惧都没有;因为一无所有,心中无挂无碍,于是拥有了地位,荣耀,稀世珍宝,娇妻美妾,拥有了一个士兵所能拥有的一切。
拥有了一切,唯独失去了内心的自在,安宁。
于是开始怀念,怀念那些曾经一无所有的美好生活。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美好,都是因为一无所有?但我知道,世间所有纯粹的爱情,都是因为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没有我,只有伊人。
无我的爱,就是世间最真的情。世间任何一样事情,只有做到无我,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想想看,在那个恋爱花开的季节,那些怀揣着清纯和羞涩的少男少女们,不就是一无所有吗?一无所有,除了一颗“人憔悴、终不悔”的纯洁心灵,除了一颗甘愿为爱赴死的痴心。
世间轰轰烈烈的爱情,几乎都是如此,都是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演绎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传奇。
一无所有,并非指物质生活的匮乏,而是内心的无挂无碍,无惧无畏。心中一旦有了挂碍,就不再有纯粹的爱情,而只是某种利益的交换。
纯粹的爱情,无惧无畏,心中只有爱,只有伊人,只有不顾一切的、为爱赴死的坚贞。世俗礼教的束缚,物质利益的牵绊,名声地位的顾惜,流言蜚语的干扰,所有这些与爱情无关的,都可以抛诸脑后,置之不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路私奔;唐明皇与杨贵妃,爬灰的爬灰;鲁迅与许广平,走向自由恋爱;徐志摩与陆小曼,虽死无悔;三毛与荷西,等我六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明白:一个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就是对理想的永不言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