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传统文化之美(3)

标签:
民间国学身心合一文化 |
分类: 民间国学堂 |
女人,在一个家族当中,乃至在一个国家当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到影响家族的兴衰,大到影响家国的兴亡!
女人的地位从来没有不重要,只有被人不重视。尤其是在封建皇权社会,人们对女性的地位不仅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误解的根源据说还是因为孔圣人在《论语》中说过的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后人因为孔圣人这句话而误以为孔子轻视女人,更以讹传讹的制造出“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其实这完全是对孔子言论的歪曲和错解。那么孔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要想正确理解孔子这句话,必需要先了解一下孔子这个人。

原始质朴的“野合”之美
我们就从孔子的出生说起,说起孔子的出生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史记》上说孔子是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野合”而生。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代的“野合”这两个字似乎会有一种荒诞不经之感,起码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不合正当的婚配礼仪的粗鄙行为,然而其实“野合”在古代是很常见也很正常的一种民俗风情,甚至也是古代男女自由性爱的一种人生享受。
而且“野”这个汉字本身就有一种男女之间自然奔放、自由交往的原始美感。“野”字的甲骨文写法是这样的: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20TbLy28cfKj/jIGwVaFFN2tqxw8Jxmy.O6IHm9Bhyk.r5TxgKpy.vkA!/o/dP4AAAAAAAAA&ek=1&kp=1&pt=0&bo=HwAsAB8ALAADACU!&su=1131934801&sce=0-12-12&rf=2-9,著名语言学家唐汉先生认为,甲骨文的“野”字就是在一片树林中间遮掩着一个“士”,而“士”字的本义就是雄性动物的生殖器,一个“士”在林中半遮半掩,这就是个典型的会意字,意为男女之间在野外林中进行欢乐性爱,“天当被地当床”,一种原始的粗犷质朴的美。

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针对古代类似“野合”等男女自由交往的现象说了这样一段很富有哲理的话:“正和邪有何标准?不过古代之俗渐与后世不合,则被目为邪而已。”(引自吕思勉著作《中国文化十八讲》“婚姻篇”)对于古代的婚姻制度吕思勉先生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他认为古代的婚姻制度比较疏松,所以古代的婚姻“要比后世自由的多,婚姻的解除也颇容易”。
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谈到古代男女交往关系时也认为:“‘男女有别’,在战国以前,只是上层贵族间所守的礼教;至于中等以下的阶级,满没有这回事!”(引自顾颉刚著作《国史讲话:春秋》)
因此古代男女之间自由交往的程度未必像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那样严苛,甚至可以说现在的男女自由恋爱只是恢复了古代男女交往的传统习俗而已。
(最近一直在家闭门造书,这是我现在正在写的新书的内容,预计今年内能够出版。书名暂定为《重新发现传统文化之美》,本书内容博杂涉猎广泛,儒释道内容无所不包,虽以胎教为题展开,但内容核心是心性的修持。